精選文章

世界小事筆記 - 《「民調疲乏」》

圖片
大選愈近,民調愈亂!原因不外乎,問到疲乏了,已沒有鳥意矣! 前天,俺下午收到兩通桌機電話民調;第一通電話是那位自稱將「見神殺神,見佛殺佛」的現任市議員,以語音發聲,毫無禮儀的強問受話者,是否支持同選區內的對手?沒禮貌的詢問,只能得到掛機。 不久,另一通是大學生受其老師接案而被委託的電話問卷民調,有關本次總統大選的支持對象。可憐的年輕人,台灣的政治民意市調已無新鮮感矣! 民調,原先被標榜是「科學」調查、分析趨勢的走向;但是,出於各主辦單位負責人的心術不正,操控焦慮、販賣對立、仇恨和恐懼的「神學」情境,已不值得呼應民調電話了。 以抽象、空洞的時事議題設計問卷,趁鮮誤導受訪者,只會讓人感受耳力疲乏又無趣。台灣的民調已媒體化,各有扈庸於立場鮮明的媒體,彷彿媒體的「政治保安部」,或政黨的「政治作戰黨衛軍」。 在此種民意疲乏的當下情境,竟然有些自認媒體人的要角,以為可以媒合參選人的有利組合,彷彿保險單的獲利保證。若以為,群衆願隨其擺弄,那豈不是羞辱人的奴性? 民調疲乏和無趣,詢問受衆「下架政敵」的意願?彷彿回到過去,被迫喊著「反攻大陸」的意願,愈喊下去愈無力,終於淪為神學笑話。

人生故事筆記- 《「權力與生殖意志」》

權力,有保護作用,保護享有權力的人。可是,很奇怪!有競逐權力的人說;要“推倒…高牆”;而且自己又是現在享有權力的人;自己正躲在權力的高牆,而且是在厚牆之內,對著牆外說:“…,聽我的!”。

「牆」的作用,在區分「彼此」而有對立,除非放下「彼此」之別,站在同一邊,但是,為何有牆?這項論述,在佛教的理想是“無差別心”;可是,眾生平等,却偏有「教主」與「眾生」之別。

於是,“是以一切聖賢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關鍵在於「無為法」;相對於:“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有為法」的俗解,已接近「機關算盡」,「紅樓夢」裡的下一句是:“誤了卿卿的小命”,當然成就不了聖賢。

如此說來,「權力高牆」之內不容易出聖賢,大多是機關算盡之人,就是要與眾不同,俗義就是要赢。等赢了之後,再把牆加高砌厚些,讓另一邊的俗眾難以「達陣」。這是權力的世俗和可憎。

曾經,俺在德國求學時,有一位印度來讀醫學博士的同學,苦惱於學成後不打算回印度,想要留在德國行醫。俺疑惑,印度不是更需要他回去貢獻醫學專長嗎?

然而,同學告知,他的「種姓出身」和菁英家庭的背景是不可接觸印度社會的底層。他從青少年時期到德國求學,已經十四年,自己的生活和觀念已改變許多,回不去了。

又說,在他的祖國,有許多「聖人」到處遊走,披頭散髮,赤裸的全身沾塗上不同色彩的泥漿,向著「恆河」苦行前進,沿途在後面跟隨許多「賤民」大眾。

意義,主要是,讓貧苦大眾認為,生命雖苦却有所追隨,是有希望的,一心求聖的「無為法」,是與眾人同在一邊的。聽起來,印度歷史與文化中曾經長期存在的「種姓意識」和社會的分歧是複雜的,使印度是不易治理的。各階級之間有不易推倒的牆。

當年,俺正在閱讀德國哲人「尼采」的著作文獻,有關於「權力的意志」;還有「叔本華」的「作為意志與表象的世界」。那時候,印度同學所敘述的故事,有助於理解:尼采強調「超人」,‘’受苦難的人没有悲觀的權利‘’。

「叔本華」的哲學,則是‘’悲觀到底‘’,帶有佛教所揭示的,「人生是苦」的教義。「叔本華」認為,生命的目的,在於完成「生殖任務」即可結束;「鮭魚」的生命歷程正是如此。

俺看到牆在那裡,或聽到有人要「推倒高牆」,總覺得那個人將會是為自己「砌牆的人」。人生浮世,為何要有牆?從權力的角度看出去,民主的選舉是拆牆重建,也是權力的生殖意志的實踐。既然是生殖,就會有偽裝、求愛與陣痛。也有政治生命的結束。

――――――――――――――

相關文章:

哲學人生筆記 -《出牆之後》

2014年11月21日

牆,無所不在;不只在空間,更在人的心裡!牆,也是盾,防火攻或防侵入。牆的存在,更大的意義,在屬於牆內的不安全感,防止牆內的外逃。監獄,以高牆作為象徵,正是此意。

面對牆的存在,我不曾正視它的作用,只想到,若前方有座牆,避開就是了!不然,就是沿著牆邊行走;但是,總覺得側面受制而不自在。從這個視角去理解世界的本質;「思想自由」和「心靈自由」,有無比地重要的啓示。對客觀世界,培養自己的《理解力》和《批判力》,以及《論述力》;「思想獨立」,就是要《見微知著》,才能免於人云亦云,受制於他人。

人類的歷史,是從「奴隸制度」逐漸解放而來的。可以說,人都是「奴隸之後」!文明進化的意義,在於不要再回到「奴役」與「被奴役」的黑暗時代。人類的祖先起源,是從「黑色大陸」的「東非大地」出走,到世界各地的!

在此之前,祖先們,曾是「猿人」,「智人」之後。進化,就是要追求自由和卓越,切莫返祖。唯有打開心中的牆,讓自己走出來,脚踏現實生活的大地,仰望高遠的天空,才能理解「自由人」的可貴意義。

如果,人不出牆,將無法知道自己將往何處去?也不知道,自己可以走多遠?牆,如果一時無法卸下,那麼,就自己在牆上塗鴉,或植上多彩的花草,成為豎立的多彩花園,吸引外人來欣賞。

生活,切莫將自己封鎖在「單色圍牆」之內。出牆之後,多問津於在地人,不要走錯路,而迷失了方向。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法哲學筆記 -《"於法尚無不合"》

園藝生活筆記 - 《「伊朗來的無花果乾!」》

園藝生活筆記 -《祝願飛向我家的白頭翁!》

世界小事筆記 - 《「折磨學」》

哲學人生筆記 -《極道の國家和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