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文章

世界小事筆記 - 《「共進晚餐」的鳥事趣談》

圖片
下任總統參選人賴清德,在一次座談的「快問快答」挑戰中,表示最想跟中國的領導人習近平「共進晚餐」;並且推薦點用台灣知名的小吃「淡水阿給」。 「老習」,此生大概已不敢再吃「包子」了;中國皇權禁諱已使包子成為「禁詞」矣!不過,朝思暮想地要吃下台灣的「彰化米糕」;這是另類「食統」併吞「中華民國」的隱喻。 若兵棋推演的「選案之一」是「老習赴老賴之約」,則習近平收到賴清德的隔空邀請「共進晚餐」,雖然可以「信賴」,恐怕身份、場合和時間推敲的焦慮感,已迫使自己在家先睡不著,也食不下嚥;彷彿「老生」進場赴考,成績難料。「老習」,總喜歡自吹「親自部署,親自指揮」,漏氣不得,以免有失「中原天朝」宏偉正確敘事的包裝。 當然,「選案之二」是習近平可以放輕鬆點;「共進晚餐」這款鳥事不會發生的!賴清德只是想對「不點不亮的習近平提點捉弄而已,以證明自己已放輕 鬆 矣!大家不妨彼此看淡世事、國事的地緣爭勝。世事沒那麼嚴重的! 「共進晚餐」,大致上,燭光美酒佐美食較適合男歡女愛的情侶,創造浪漫的夜晚後續情趣;不適合主理國政的政治人物。而且,又不能點燭光,室外的夜晚也不利維安作業。 另有一項文化上的意義,就是「好事」應該在太陽下山前的白天,最好在上午時辰的「共進中餐」前完成!這是古羅馬時代的法律智慧,相傳而沿襲下來用於談妥國約和商約。正派良善者取笑那些動機不懷好意的夜行者像貓頭鷹,才會夜襲,或趁著夜晚視界不清以利喬事作手腳。 「共進晚餐」,有這麼嚴重嗎?俺是「老古典」;反正,君子不夜行就是矣!

哲學人生筆記 -《「愛文世代」》

以往,俺寫筆記文章,概以自己的哲學人生為範疇,自得其樂。多年以來,文章數量積存可觀;幸好,科技造福而有「雲端儲存」的管理功能,自己編製有效的「索引」,對文獻的檢索回顧甚為便捷。

近月以來,俺受資深教師友人之託,為她所負責的文教界「人民團體」建置網站,將會員歷年來的優秀文章整裡上網。這件事,實在是盛情難却;凡有助於數位典藏和普及文風的事,作為讀書人和獨立公民的俺,應該給予支持和助力。

自己多年來寫網路文章,俺以一己之力論述客觀世界,以實踐主觀意志,詮釋表象世界和直探本質,有得心應手的順暢。如今,受人之託,忠人之事,每日依進度,審閱莘莘學子的散文陳案。初步的心得是:‘’少年老成‘’。幸或不幸?

這個時代的青少年,生理早熟,筆下的世界已見成年人的浮世繁複。原因,不外來自家庭裡對成年人互動的印象,還有學校同儕之間的相互感染。更多的,是來自媒體對浮世表象的渲染。

青少年所寫的文章,尤其是散文,究竟應該要呈現何種風格?文以載道嗎?記得俺在青少年時代,身歷「黨國戒嚴」,文章能寫的面向不多,大多是愛國又没營養的氣息,有害人心的風花雪月文章也被禁止。

那個智障的時代已遠去;在這個民主自由開放的時代,願意寫散文投稿的青少年是難能可貴的;雖然,文章的筆法和文意多了些早熟的文風和氣息,也略帶學自成人的矯情句法,終究是文藝愛好的世代。比起網路上,許多「網軍」錯、別、白字連串,文句不通的存在感,已算可幸!

「知世代」的青少年而未淪落為網路上的「智障世代」。俺為他們的父母和師長慶幸;也要鼓勵「愛文世代」,得空多閱讀經典和古典的文庫;以及世界文學名著;先不求筆法和句法的成熟,而重在建立自己有世界觀和價值觀的論述抒情能力。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園藝生活筆記 - 《「伊朗來的無花果乾!」》

法哲學筆記 -《"於法尚無不合"》

世界小事筆記 - 《「折磨學」》

哲學人生筆記 -《極道の國家和女人》

園藝生活筆記 -《祝願飛向我家的白頭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