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文章

世界小事筆記 - 《「共進晚餐」的鳥事趣談》

圖片
下任總統參選人賴清德,在一次座談的「快問快答」挑戰中,表示最想跟中國的領導人習近平「共進晚餐」;並且推薦點用台灣知名的小吃「淡水阿給」。 「老習」,此生大概已不敢再吃「包子」了;中國皇權禁諱已使包子成為「禁詞」矣!不過,朝思暮想地要吃下台灣的「彰化米糕」;這是另類「食統」併吞「中華民國」的隱喻。 若兵棋推演的「選案之一」是「老習赴老賴之約」,則習近平收到賴清德的隔空邀請「共進晚餐」,雖然可以「信賴」,恐怕身份、場合和時間推敲的焦慮感,已迫使自己在家先睡不著,也食不下嚥;彷彿「老生」進場赴考,成績難料。「老習」,總喜歡自吹「親自部署,親自指揮」,漏氣不得,以免有失「中原天朝」宏偉正確敘事的包裝。 當然,「選案之二」是習近平可以放輕鬆點;「共進晚餐」這款鳥事不會發生的!賴清德只是想對「不點不亮的習近平提點捉弄而已,以證明自己已放輕 鬆 矣!大家不妨彼此看淡世事、國事的地緣爭勝。世事沒那麼嚴重的! 「共進晚餐」,大致上,燭光美酒佐美食較適合男歡女愛的情侶,創造浪漫的夜晚後續情趣;不適合主理國政的政治人物。而且,又不能點燭光,室外的夜晚也不利維安作業。 另有一項文化上的意義,就是「好事」應該在太陽下山前的白天,最好在上午時辰的「共進中餐」前完成!這是古羅馬時代的法律智慧,相傳而沿襲下來用於談妥國約和商約。正派良善者取笑那些動機不懷好意的夜行者像貓頭鷹,才會夜襲,或趁著夜晚視界不清以利喬事作手腳。 「共進晚餐」,有這麼嚴重嗎?俺是「老古典」;反正,君子不夜行就是矣!

世界小事筆記 - 《「禮尚往來」》

台灣政府,正針對牆國的網路資訊和電信安全相關的企業,訂定「資訊安全黑名單」,要求「公部門」的網路和電信設備商和使用者,予以較高等級的安全防範。

就國際貿易的精神而言,除非不得已,否則,開放自由是重要的珍貴價值,財貨與勞務互通有無,貨暢其流,以「比較利益」來促進各方人民的福祉。

以上,是貿易的「普世原則」,但是,對於牆國,"自由開放"的原則是不適用的!牆國,至今以「黨國資本主義」和政治上的「皇權專制」,操控法律和不公平的貿易,形成「畸形市場」,引來米國的強烈反感而發動「關税戰」。至今,有愈來愈多的國家加入反制牆國的電信企業的行列。

牆國對於台灣的抵制,早已在進行;無論外交或企業、或文化、或藝人,無不被要求在政治上表態,自我矮化隸屬牆國。因此,台灣予以反制是正當的防衛,讓牆國也品嚐被抵制的「孤立咖啡」;否則,牆國沉溺在妄自稱大的弱智語境中不可自贖。

世界的形勢已不同於以往的三十年,目前,「新冷戰」已經開始矣!這是一九八九年的「後柏林圍牆」時代,再一次的「意識形態」上「捍衛自由」的戰争,以解決歷史的「神學迷惘」。


從「歷史哲學」的理解出發,俺以為,没有「歷史終結」的「迷思」;人類文明發展的進程,就是「爭自由」和「反奴役」。自由是一切價值的基礎,自由讓文明更豐富,却始終不乏敵人,享受自由所創造的福祉,却偏要極權專政,剝奪更多人有選擇的天賦權利。米國,以「基督教十字軍」的「救贖意志」再開展「新冷戰」,是其立國以來的「國家神學」。
以此理解,台灣人不要對自己的土地和高貴的價值信仰疲弱了意志。歷史在辯證實踐中,台灣人幾百年來選擇「作自己」和「是自己」的「公義國家」的心願,會在看似困境深重中找到出口。

俺的理解和觀察浮世,那一絲光明已在黑暗中出現矣!

兩年前,米國總統「川普君」的「使米國再偉大!」的自信心,俺分析其義理而有文如下,在此與本文前後呼應。

____________

相關文章:

哲學人生筆記 -《「往事」,已不堪回首》

2017年1月25日

一位德國同學,在修業期間,曾經選修「漢學」;多年後,這位「老德」,被服務的德國企業派駐中國,分別在「天津」、「北京」和「上海」開疆拓土。

「老德」,想起往年的同門學誼;到台灣商旅時,相約見面敘舊。對於在學時期,他所選修的「漢學」,對中國文化和語言的理解,成為他被德國企業,委任外派中國市場業務總監的原因。我讚賞他當年有遠見。

然而,我理解,這是「洋人唱京劇」,照本唱戲;在「身段功」上漏底子:"對中國市場的理解是不到地的!"。在餐敘問候中,「老德」同學問我:"在中國市場,是否必須很虛偽?"。


大哉問!心中浮現「無商不奸」的成見;我知道「老德」的漢語能力很難理解我要表達的想法:"大商無算,小商計較",「儒商」的典型已遠。 

於是,只以「經濟學」的理念回答「老德」同學:"全世界的商人都有基本法則:「固本求利」;「慈善事業」也是如此。「虛偽」是人性;市場是人性的「地獄」,現實而殘酷;你在「黨國經濟」體制的"賭場"中求利,很難奉行西方市場經濟的法治原則,以及誠信與公平的市場倫理。";這段敘舊的往事,發生在五年前的台北。

去年底,我得知,「老德」同學的企業已經完全撤出中國市場;理由是「固本求利」不成,還不堪虧損。許多對中國市場有幻想的「外資企業」,無法豪情壯志:"我來到,我征服";反而,"早知如此,何必當初"。

不久,美國、歐盟和日本,不約而同地宣佈:"不承認中國是市場經濟的國家",此宣示,形同否定中國的「改革開放」的價值。中國,只能自戀「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一種很費解的「黨國經濟」。

對於中國推行的「一帶一路」戰略,美國和日本在戰略競爭上是不唱合的;歐盟只有個別成員國附合;其中的英國,還以「脫歐」(Brexit)的行動回應中國。

美國總統「川普」,就職後,立即下令退出「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議」(TPP);「川普」,也一直指控亞洲國家,作為貿易夥伴,尤其中國、日本,…南韓,還有台灣,偷走美國人的工作(Jobs) ;中國、日本,也沒有市場誠信,操控匯率走貶,以利出口競爭,設下不公平的國內市場進入障癡。 

以市場的購買力評價,美國是世界最大的自由競爭市場,向全世界的貿易夥伴開放市場;亞洲太平洋國家的經濟發展無不得利於美國的開放市場;但是,相對地,亞洲太平洋國家的政府,反而以國家操控、政府指導、企業聯合,盜用產權,外加「民族主義」和政治,干擾美國的企業和商品。

對於以自由、公平、競爭和誠信為市場經濟倫理的歐盟和美國,亞洲太平洋國家,都是品味不合格的貿易夥伴。誠信與公平,是永續發展的珍貴資產;美國總統「川普」,對於亞洲太平洋國家的不公平,又缺乏誠信貿易的控訴,是善願期望落空後的必然反應。以前的美國和歐盟和成員國的政府視而不見,或顧及背後的利益勾結而勉強敷衍;難怪,引來國內民意的強大反撲。

記得,在國內的大學時期,我主修「總體經濟學」的一項重要理解,就是美國經濟有一項偉大的自由傳統:政府保衛國家利益,人民自由創新;也就是保障「私有制」的經濟,市場機會留給人民去創業,政府不介入企業的經營。

從太空探險、國防核武到釣具的製造,都是人民的創新機會。美國總統「川普」的貿易政策,與其被批評是「貿易保護主義」,不如說是,"保護誠信與公平貿易的主義"。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園藝生活筆記 - 《「伊朗來的無花果乾!」》

法哲學筆記 -《"於法尚無不合"》

世界小事筆記 - 《「折磨學」》

哲學人生筆記 -《極道の國家和女人》

園藝生活筆記 -《祝願飛向我家的白頭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