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文章

世界小事筆記 -《「被歧視」的理解》

圖片
「被歧視」, 一種相對於「歧視」在主客位置上的位差。總之,互看「不對位」的視覺上和心理上的偏差。文化的、宗教的、族群的、部落的、語音的,•••無所不在。 「被歧視者」將感受說出來的時候,必然是一種被排斥的、被看低的自卑和受傷;非我族類,其心必異。「被歧視」來自相對者的「優越感」。每個生物系統都存在「歧視」和「被歧視」,關鍵在於「實力」,那才是「被歧視者」必須武裝自己的條件。 曾經貴為米國總統的川普君,連任失敗後回復「死老百姓」的地位,多案的官司纏訟,不免感嘆「被歧視」。那就是失去權力,也就失去特權;虎到平地被狗吠,很正常! 最近,台灣的郭大富想選總統被徵召不成,心理和自尊頗受創,支持者傳出其在過程中「被歧視」。浮世以成敗論地位。不虛也! 中國人,近來熱嗆香港「國泰航空」的空服員歧視中國乘客;事出於,中國乘客對於要求提供「毛毯」的英語說成了要「地毯」,而被空服員嘲笑且相傳於同事之間。此舉,引來「中國人玻璃心症候群」的發作,以前的「百年民族恥辱」又被喚起。 回想過往到現在的大小敘事;別忘了!中國自己常欺侮鄰國,要求朝貢天朝和漢族的天子;中國人更常仗勢欺弱;對周圍的鄰人,常駡人「小日本鬼子」,「鬼島呆包子」、「高麗棒子」、「越南蠻子」、「夷狄番子」、「西番犬戎」,•••。 俺的老中同學透露著:中國廣大地域人口的互相歧視多矣!北京人歧視上海人,男人懼內而侍妻;上海人又歧視廣東人,後者好吃陸海空的各類野味。有意思地,以政治地緣上的遠近來決定歧視的程度。 上海、廣州的「城市經濟」較有發展;北京來的老中同學給的評語是:中國地廣人多,有歧視是多元文化現象,「夷狄犬戎」入中國則漢化,「被歧視」是異族同化進程中的自然現象。就忍著唄!佛教東傳中國,梵語讀音“अमिताभ"(Amitābha)現在不都習慣著唸「阿彌陀佛」?! 天啊!這樣的大國衆民,自以為是的心態,難怪會讓內外的弱者恐懼,活得沒有人的尊嚴。保持距離,以策安全。

園藝生活筆記 - 《「雜花生樹」》

春天已到,「名分」未足;「雨水」幾天,滋潤春耕,等待三月六日的「驚蟄」。「名分」充足,在三月二十一日的「春分」,才正式進入春天,「花季」也才算名正言順。

不過,循規蹈矩不吃香,至少,近幾天,俺發現,草木逢春,已經等不及矣!

「酪梨」已來花;那是一株被大修剪和矮化的「秋可得酪梨」(Choquette Avocado),曾經多次被“取穗”的「母株」,俺曾以為“没救了!”。

孰知,生存危機激起‘’來花繁衍‘’的傳種意志,就在「雨水」節氣後大量來花,樂壞了早起的蜜蜂,趁著蝴蝶仍在避寒氣,獨享花蜜。早來的蜜蜂有甜頭,俺見識矣!

每年二月底,接近長假「二二八和平紀念日」,也是台灣品種的「福爾摩沙白雪樱」來花的時間,雪白無瑕惹人惜。俺喜愛樱樹,在於那「風吹雪」和「殞落不戀」的轉化意境,帶有俺對父母親的思念。

每逢樱樹來花初始,總會想到,往昔陪伴母親在樱樹前的「花見」。如今,樱樹漸開,總覺得若有所失,那是「絆」,喚起俺對「雜花生樹」的「戀」。

初春二月將去,然後,花汛來潮,「春分」,……「清明」,繁花過目,樹木華實的季節風景如川流,應接不暇,多年來的園藝生活實踐,俺已有園丁的自娛心得,盡在生活筆記中。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園藝生活筆記 - 《「伊朗來的無花果乾!」》

法哲學筆記 -《"於法尚無不合"》

世界小事筆記 - 《「折磨學」》

哲學人生筆記 -《極道の國家和女人》

園藝生活筆記 -《祝願飛向我家的白頭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