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以為,浮世有“女人何苦為難女人?“之嘆,
現在,多了一項,說男人"抱女人"是會成為挨告的理由。
女人多難 ! 被暴、被抱都為難。浮世多虚偽,女人只是客體,由男人決定價值和價格。說來可悲 ! 有些女人也認為,“抱女人“不好,尤其“整天抱女人“是見不得人的壞事。
只要願意,男人女人抱到天長地久,海枯石爛,化作春泥再護花,很浪漫啊!
_________
相關文章:
名畫的美學筆記 - 《「擁抱的想像!」》
- 2012年1月11日
這是一幅由法國印象派畫家皮耶 - 奧古斯特‧雷諾瓦 (Pierre-Auguste Renoir)在1883年所作,現在被收藏於奧塞美術館的世界名畫「鄉村之舞 (Village de la danse,Musée d'Orsay )」。
畫中的男女兩人擁抱共舞,男人的側背影呈現認真,而有些吃力沈重的焦慮現象;但是畫中的女主角雖然體態豐腴,卻面露輕鬆愉悅的表情。男女在擁抱時的心情對比,究竟有什麼隱喻,可供「他者」想像呢?
人類的擁抱是一種「性與權力」的隱喻;也是進化的結果。只是,在許多時候和場合中,擁抱被賦與外交禮儀和親善的外部意義。
其實,擁抱是一種支配和被支配的潛意識,而表現於肢體的動作。在動物界裡,哺乳類動物(Mammals)中的靈長目(Primates in the Mammals) 最擅長於擁抱。
擁抱的原始意義,是用來捕捉獵物和哺乳。哺乳類動物中的靈長目動物是以四肢和乳房的身體構造,去輔助意志的展延和實現。
擁抱是人類進化過程中,所擇優遺傳下來的高尚動作;在相互信任的基礎上,擁抱帶來的是身體和精神的愉悅和鬆懈,然後導致安全感或被收服。
回想一下,作為人類,我們已經有多久的時間,沒有和自己的親人,或戀之伴侶相互擁抱?以示信任和包容,並且展示自己所提供的安全感。
現實上,值得注意的是返祖現象( Atavism ),會出現在一個忌諱或怯於展現擁抱的社會。尤其在禮俗宗教專制的社會裡,保守的意識很容易再喚起原始的記憶;而恢復以拳頭來遂行權力意志。
一項很有意思的隱喻,就是擁抱也涉及權力強弱的秩序關係。強者對弱者的擁抱是施與寵;但是這項動作也隱喻為失勢和去勢的意義焦慮。
戀之伴侶的擁抱,徘徊在接受與拒絕的猶豫之間;這種現象所反映的是生命成長過程中的印象殘留。兩性的互動關鍵還是在於戀之伴侶之間的信任。
在兩性關係的互動過程中,男人對於女人的初次不信任,始於脫離母親身體後的出生斷奶。第二次的不信任,來自於受到初戀女人的挫敗。第三次的不信任,是恐懼自己所戀的女人生下別的男性的後代。
因此,兩性的擁抱時刻,雖然男性會有安全感和征服者的念頭;但是男性卻是如同溺水而想要依賴的弱勢者!本質上是焦慮的。
狂野的非洲莽原上,新獅王成功地接收老獅王的母獅族群後,會咬死族群內,非自己所生的幼獅。它的目的在於讓仍在哺乳幼獅的母獅,能重新發情受孕。
獅子是哺乳類動物,它仍停留在爪牙工具的階段;等同於靈長目動物的拳頭工具階段。當然,獅子不會被人視為溫柔的動物。
人類的世界,基本上充斥著猜疑和排他性;目的在於權力意志的支配領域,包括血源的純粹。因此,觀察肢體動作時,潛意識的分析就很有意義了。
人類社會的權力者經常以擁抱弱勢者,尤其是幼童來展現親善;正如同獅王有時也會親撫小獅子一樣地溫柔。然而,這種現象都只是展現權力者的支配意志。從進化的觀點來看,女性與生俱有母性的生育優勢,應該是強者,更是支配者。
靈長目動物進化過程中的初次革命性創舉,就是學會站立。然而,從那一刻起,手掌的部位先是被當作抓取和攻擊的工具。那時候,拳頭是最具傷害力的原始武器。
靈長目動物運用肢體工具的第二次革命,是學會運用手臂的動作,以擁抱來展現自我的意志和情感。人類是運用肢體擁抱,來遂行目的之最佳典範。
以後,在各個公共場所,若看到有人相互擁抱,應該多予鼓勵和致上敬意。因為那是人類脫離拳頭時代後的高度進化的結果。當然,相互擁抱也必然是文明的和溫馨的表現。從這個觀點來看,男性的焦慮是不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