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文章

世界小事筆記 - 《「雞蛋與博愛座」》

圖片
看似不相關的兩件鳥事,在無奈的浮世,竟是有相關的想像。 雞蛋,個人少吃幾粒,應該不至於餓到,非必需食品也!多吃無益!何況,蛋白質的來源多樣化矣。然而,群聚犬吠的效應,會擴大成為經濟的供需失衡現象。 在自由的市場,「看不見的手」,價格,會發揮調節功能,使供需失衡回到均衡;除非市場已失靈,被獨佔或寡佔的勢力挾持操控。 台灣的公共交通載具上,普遍設有「博愛座」;表象上看似立意良善,本質上,却是製造「特權」,鼓動自認有特權者,聲索「獨佔」或「寡佔」,引起讓人嘆氣的「爭議」。出發於善意,却流於「特權」的惡劣。 「博愛座」的英文標示為「Priority Seat」,就是「優先座」;給予一些自認有需求者,自認可以優先「求讓」或「迫讓」,却不免流於情緒上、道德上的公然勒索。 「讓」或「分享」,之所以是珍貴的價值,是在於「主動」和「出讓」,而且「讓之以禮」,而不流於表現出丟棄式的「施捨」。被「禮讓」的一方,本來就應有認知,「受讓」、「承讓」是幸福或福氣而不是權利上的「求讓」。 回到「雞蛋」的:「蛋頭問題」!春、夏的供蛋不足的群吠現象,俺注意到,那是出在供需訊息不流暢和時差;若消費者稍降低需求強度,可免於被哄檯所害。有訊息和得蛋來源者,主動分讓、分享來源給鄰友圈,不需去群聚搶購,以共渡緊需時段。 看吧!本來可以正面調節的心理緊迫和解除惡意操作的「蛋頭問題」,現在又如何了?蛋的供應多出全台灣人口每日一蛋的兩天需求量,還迫使勇於任事和做到流汗被人嫌的「尋蛋者」,農業部長陳吉仲辭去官職。 至於,那位求讓「博愛座」未遂的「女作家」,簡直自取其辱有餘,其公審「拒讓者」的「勒索文」中挾帶著提醒台灣社會,她將有「新書」在法國出版,急於去面會法國的出版商,出版給法國人閲讀。其他不知情的無辜乘客應該讓出「博愛座」。罷矣!想出門就享有特權的心態在作崇!

園藝生活筆記 - 《「小蜂何在?」》

無花果樹是會開花的!只是不容易被發現,果子長出來了,才知道在那一個結果的位置曾經有花跡,却不見花影。就是這麼奇特! 

無花果樹是「桑科榕屬」的植物,像台灣特有種的「愛玉樹」,也是同族的親戚。它們都靠一種寄生的「小蜂」作授粉媒介。這種寄生在無花果樹果實內的「小蜂」,英文以"Fig wasp"表示,是黑色或黃色的昆蟲,有“螫”(sting)的能力。 

這個字“wasp”,若大寫成“WASP”,有特殊的指涉,有“冒犯”的意思,在美國這個由移民所建立的國家,“WASP”指涉“「白種人」、「盎格魯撒克森民族」、「基督新教徒」”(White Anglo-Saxon Protestant)的出身。 

在社會階級分殊,甚至有種族歧視壓迫歷史的國家,例如美國, ‘’WASP”,被指涉為一種有優越感作崇的族群,出身富裕的‘’白人新教徒家庭‘’、自視高貴與一般人不同,有權力、得到好的機會比群體外的人優先。 

歷史的文明進程已來到自由、民主、平等作為普世價值的時代;“WASP”成為「禁忌」的冒犯。社會上,約定而成,有些用語用字必須謹慎以對。正如在德國,「猶太人」(Juden)這個字很敏感,容易喚起「反猶」的歷史傷痕。 

從「生態學」的觀點去理解浮世的客觀現象,不同的物種自有其生物功能;在自由與平等的基礎上互相競爭中,又能形成和諧共生,是可欲的進步價值。
 
「無花果小蜂」(Fig wasp)扮演授粉繁生的合作仲介者,不容易找到。在米國,‘’WASP‘’這個形容優勢族群的詞,既已被標誌有負面意思;有開放與進步觀念的WASP出身者,努力低調地超越,甚至反對這個負面指涉標誌,而積極付出自己的能力和資源,回饋社會以捐獻、慈善、教育、醫療,科學研究。 

凡事凡物,見識的角度不同,自可發現正面或負面的意義。佛教以「眾生平等」鼓勵追隨者互相珍惜和善待。“佛”(Buda)的梵文意義是「悟」。其他的偉大的正信宗教也都是以「悟」為核心,鼓勵信者以奉獻能力給「大我」為更高貴的目標。 

近日,秋意更濃;藍天白雲下,楓、槭、銀杏的樹葉已變色,李、栗子的樹葉已開始凋落滿地,告別青春時光;「桑科榕屬」的愛玉樹和無花果樹、「芸香科」的柑樹却已掛果在樹,梨樹正在開花。 

浮世的風景,隨季節川流而多元可愛,蜜蜂却日稀了;功成身隱的英雄;更是意境高遠的‘’wasp‘’。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法哲學筆記 -《"於法尚無不合"》

園藝生活筆記 - 《「伊朗來的無花果乾!」》

園藝生活筆記 -《祝願飛向我家的白頭翁!》

世界小事筆記 - 《「折磨學」》

哲學人生筆記 -《極道の國家和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