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文章

世界小事筆記 - 《「民調疲乏」》

圖片
大選愈近,民調愈亂!原因不外乎,問到疲乏了,已沒有鳥意矣! 前天,俺下午收到兩通桌機電話民調;第一通電話是那位自稱將「見神殺神,見佛殺佛」的現任市議員,以語音發聲,毫無禮儀的強問受話者,是否支持同選區內的對手?沒禮貌的詢問,只能得到掛機。 不久,另一通是大學生受其老師接案而被委託的電話問卷民調,有關本次總統大選的支持對象。可憐的年輕人,台灣的政治民意市調已無新鮮感矣! 民調,原先被標榜是「科學」調查、分析趨勢的走向;但是,出於各主辦單位負責人的心術不正,操控焦慮、販賣對立、仇恨和恐懼的「神學」情境,已不值得呼應民調電話了。 以抽象、空洞的時事議題設計問卷,趁鮮誤導受訪者,只會讓人感受耳力疲乏又無趣。台灣的民調已媒體化,各有扈庸於立場鮮明的媒體,彷彿媒體的「政治保安部」,或政黨的「政治作戰黨衛軍」。 在此種民意疲乏的當下情境,竟然有些自認媒體人的要角,以為可以媒合參選人的有利組合,彷彿保險單的獲利保證。若以為,群衆願隨其擺弄,那豈不是羞辱人的奴性? 民調疲乏和無趣,詢問受衆「下架政敵」的意願?彷彿回到過去,被迫喊著「反攻大陸」的意願,愈喊下去愈無力,終於淪為神學笑話。

園藝生活筆記 -《「立春」將至》


「春節」,年味似乎愈來愈淡;童年時代的「過年」充滿期待和喜悦的氣氛,只能成為殘存的記憶。隨著年歲徒增,人生的閱歷見識摻雜著悲喜苦樂;似乎,「過年」的意義只剩「在家休息」,或「出外𨑨迌」;有些許的無奈。 

那種滋味,是對年紀只增不減的焦慮;或者說,人生好像一張付出去的「大鈔」,找回的餘額愈來愈少。「時間」,被喻為射出去不回頭的箭,向前飛去;其實,我所理解的「宇宙」,時間是依著球面前進的循環動能;季節如川流,却週而復始,去了又回來。 

小時候,母親教我唱一首日語歌謠「春來了!」,曾經,我陪著人生晚年的母親,在「大島樱樹」下「花見」;隨著我起的音,已有失憶現象的老人家,好像回到數十年前教我學唱這首歌謠的純真樂趣。我不得不相信「返老還童」這種人生的「可能」,或者,最好是「必然」。 

從童年到老年,時間走在人生的前面,脚步回到「最初」;我的哲學理解,那好似“人在水中流,隨波不逐流,流水去不回,年華如川流”。保住青春,意義上是「抗老」,甚至想長生不老;「依戀青春」,注定是不可能的任務,却總是誘惑眾生男女趨向「喜新棄舊」,其實這是「避老」,這也是「過年」讓人既無奈又焦慮的理解。 

坦然面對歲月在會老的「人身」烙印的無情事實,樂在與「時間怪獸」共存的安心,也許這是一種智慧;人生是一種面向自己終會老去的「存在」。 

節氣在「大寒」後,「立春」將至,就在二月四日。我在幾株落葉果樹的生息過程中觀察到成長和生育的「意志」,時間是看不見的,却是無所不在的動能,去了又回,讓「青梅樹」記得在寒冬中開出梅花,在「春節」時已結出「花生粒」大的「青梅」。 

在「無花果樹」上,彷彿「忍者」悄然來訪過,只留下孤獨的碩果。三年前嫁接的「酪梨樹」也在蕭瑟的寒冬大量來花,繁殖的意志強大;我却沒把握今年會掛果。時間的神秘感讓人既愛又恨。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法哲學筆記 -《"於法尚無不合"》

園藝生活筆記 - 《「伊朗來的無花果乾!」》

園藝生活筆記 -《祝願飛向我家的白頭翁!》

世界小事筆記 - 《「折磨學」》

哲學人生筆記 -《極道の國家和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