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文章

世界小事筆記 - 《「不倫的共犯」》

圖片
在此,俺先以一字「宜」開述;「宜」,解作「適當」;「不宜」就是道德上的「不應該」;法律上的「不合法」;倫理上的「不正當」。 在面對「宜」與「不宜」的判斷時;就是以上三個範疇的研判。一般的人際經驗中,「交友」的抉擇也是在以上的三個範疇中表現自己的「有所為」與「有所不為」。 台灣的民主政治的實踐,應該在自由、法治的基礎上實踐「宜」與「不宜」的良知、知識、和常識的分辨能力。 當下,新竹市長高虹安在政治領域表現出公、私糾纏不清的無是非和不倫:任由「私關係」的「無公職的男友」約談市長屬下的「公務員」操弄公務活動的安排方向。 民主政治的實踐必須在法律和行政倫理的規範中進行;前述的「以私干政」和「礙公」,彷彿就是皇權時代「宮廷政治」中,皇帝大內的「外戚干政」或「後宮僭越」。 何況,女市長的男友,既無被公務任用的法律指派;「私關係」也非合法的婚姻配偶,正是既不法也不正當的「不宜」;也就是「非禮」。 面對「非禮」的「不宜」情境,被「不倫」所騷擾的「公務員」,竟然也任由「不宜者」蹭了一段日子才對外爆料,沒有自始拒斥,仍然有來有去地相互磨蹭著。這也是非無辜的「共犯」。

世界小事筆記 - 《「懸念礙事,日本掉漆」》


日本承受「武漢肺炎」的肆虐,似乎日趨嚴重。政府和人民的防疫表現,除了自己不滿意,外國人看了也摇頭嘆氣;這不符合日本和日本人以往給人做事嚴謹實在的印象。 

以旁觀者的角度視之,「心無旁騖」有助於做事專心,而「心有縣念」會讓人瞻前顧後,猶豫不決。也許,日本文化和社會過於重視秩序的規範;久而久之,形成慣性的單向思維,抗拒反向追索。 

另外,日本人有不宜給人添麻烦,和「拒絕別人」恐怕會讓己方很困擾的自制,可以大部份地解釋日本何以防疫失常的原因。 

日本的懸念何來?有所求於中國也!既想迎來「中國天皇」習近平訪日,與新即位的「令和天皇」完成歷史性的「初見面」,又唯恐拒絕中國人入境日本會影響觀光業的收入,更恐怕「東京奧運」被中國抵制。 

其實,日本的「安倍首相」為了前述的原因,已苦心自制營造「和解中國」的氣氛;很怕此時,若施行「禁中政策」,觸怒中國,會讓自己很困擾。這是典型的日本「自虐精神」。中國常以兩國的歷史宿怨和日本侵略的不義,以民族主義貶抑日本,使其自知理虧和自慚而知所節制。 

日本在防疫上的失措,其實昰「懸念自誤」,來源又是謊言欺世的中國,使日本因「親中自誤」,而「近墨者黑」,更淪落至自我催眠,以為疫情不嚴重。 

中國和日本,常以「一衣帶水」形容兩國關係;日本從「脫亞入歐」戰略的「遠離中國」到「重返亞洲」的「親近中國」戰略,基本上,是「邊緣化」自己。防疫成績不理想,也是必然的。在台灣人看來,可以用「日本掉漆」形容。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法哲學筆記 -《"於法尚無不合"》

園藝生活筆記 - 《「伊朗來的無花果乾!」》

園藝生活筆記 -《祝願飛向我家的白頭翁!》

世界小事筆記 - 《「折磨學」》

哲學人生筆記 -《極道の國家和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