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文章

世界小事筆記 - 《「雞蛋與博愛座」》

圖片
看似不相關的兩件鳥事,在無奈的浮世,竟是有相關的想像。 雞蛋,個人少吃幾粒,應該不至於餓到,非必需食品也!多吃無益!何況,蛋白質的來源多樣化矣。然而,群聚犬吠的效應,會擴大成為經濟的供需失衡現象。 在自由的市場,「看不見的手」,價格,會發揮調節功能,使供需失衡回到均衡;除非市場已失靈,被獨佔或寡佔的勢力挾持操控。 台灣的公共交通載具上,普遍設有「博愛座」;表象上看似立意良善,本質上,却是製造「特權」,鼓動自認有特權者,聲索「獨佔」或「寡佔」,引起讓人嘆氣的「爭議」。出發於善意,却流於「特權」的惡劣。 「博愛座」的英文標示為「Priority Seat」,就是「優先座」;給予一些自認有需求者,自認可以優先「求讓」或「迫讓」,却不免流於情緒上、道德上的公然勒索。 「讓」或「分享」,之所以是珍貴的價值,是在於「主動」和「出讓」,而且「讓之以禮」,而不流於表現出丟棄式的「施捨」。被「禮讓」的一方,本來就應有認知,「受讓」、「承讓」是幸福或福氣而不是權利上的「求讓」。 回到「雞蛋」的:「蛋頭問題」!春、夏的供蛋不足的群吠現象,俺注意到,那是出在供需訊息不流暢和時差;若消費者稍降低需求強度,可免於被哄檯所害。有訊息和得蛋來源者,主動分讓、分享來源給鄰友圈,不需去群聚搶購,以共渡緊需時段。 看吧!本來可以正面調節的心理緊迫和解除惡意操作的「蛋頭問題」,現在又如何了?蛋的供應多出全台灣人口每日一蛋的兩天需求量,還迫使勇於任事和做到流汗被人嫌的「尋蛋者」,農業部長陳吉仲辭去官職。 至於,那位求讓「博愛座」未遂的「女作家」,簡直自取其辱有餘,其公審「拒讓者」的「勒索文」中挾帶著提醒台灣社會,她將有「新書」在法國出版,急於去面會法國的出版商,出版給法國人閲讀。其他不知情的無辜乘客應該讓出「博愛座」。罷矣!想出門就享有特權的心態在作崇!

哲學人生筆記 - 《「台灣火柴」(Taiwan Match)》


清晨即起,點火柴焚香敬祖,祈福國泰民安。隨手拿起古意的火柴,一點即著火,好像「點穴」功夫。想到當前口罩貨源緊張,貴過黃金;火柴乏人問冿,若非香火鋪有貨,香客大概都改用「打火機」了。「復古」,先正名;火柴為何被稱為「番仔火」? 

「番」者,異地的,新奇的。「番人」有創意,從點石激火,發現藥石摩擦也可以生火,原理確立,「Match」問世,改善烹煮的點火工序,而有衛生的飲食文明和美食風味。感謝「番仔火」!從文化交流,文明進步,俺想到「Match」的偉大意義,不止激火,也有「配對」之義;台灣人較直白,男女之作配,稱為「塞作堆」或「送作對」;從此陰陽合作,生生不息。 

「Match」也有時代意義,正因為,出自當前的「不正常國家」,衍生出台灣內部謬稱的指涉,台灣官方稱中國為「大陸」,作為台灣人的配偶,稱為「陸配」。若是其他的外國人作為配偶,則稱為「外配」。 

語意上,與「外配」的差別化,使得「陸配」成為特殊族群,權利義務的行使和言行舉動,被放大檢定,而其所出身的中國,對台灣一向不懷善意,有併谷的野心,或有予人不當想像的聯結。 

此現象,也可類同稍早以前散佈台灣許多城市的「眷村」,或上世紀歐洲各國的「猶太區」(Ghetto)、「中國城區」(China Town),成為被標籤化的印象。既呼群團結,也容易釀出族群對立。治本之道,在於正名「本土化」,賦予積極意義和價值內涵的名稱「牽手」。 

面對事實本質,台灣的生存、發展、茁壯,正常化而最終成為俾大而可敬的國家,在於「自由」和「認同」;本質就是選擇與包容;所有進來的人,隨著時間和所在土地的認同召喚,逐漸地放下自己「從那裡來」的懸念,而是「就在這裡」生根發展的自信。 

移民和遺民,都只是選擇的過程,「就在這裡」,祭祖過三代之後,必然成為「就在這裡」的住民,日久成為生根於自由台灣土地的「原住民」。米國的建國和偉大,正是此一高貴價值在「生存屬地」上的實踐,可以作為台灣的典範。 

近年,努力想成為台灣人而終於如願的烏克蘭出身的名模「李瑞莎」小姐,她揭示的辛苦歸化過程,和為台灣奉獻的努力,是非常可貴的「新台灣人故事」。逐漸地,此一故事,會傳為「台灣配」(Taiwan Match)的歷史經典。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法哲學筆記 -《"於法尚無不合"》

園藝生活筆記 - 《「伊朗來的無花果乾!」》

園藝生活筆記 -《祝願飛向我家的白頭翁!》

世界小事筆記 - 《「折磨學」》

哲學人生筆記 -《極道の國家和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