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文章

法哲學筆記 - 《「台灣議題」vs.「中國內政」》

圖片
米國前任的國務卿龐培歐先生,在任期之末,曾表示台灣不是中國的一部份;現任的米國國務卿布林肯先生近日也強調:「台海問題」不是中國的內政問題。 確實,這兩位米國前後任的首席外交官的敘事,是對當今自稱代表「中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說出了台灣早已獨立存在的事實,涉及台灣的安全與地位的議題,何來有中國所宣稱的"內政問題不容外國干涉"的謬稱和偽論? 但是,以上的涉及國際法認知的、台灣作為已獨立的國家法權條件已存在的敘事,仍有未言自明的「隱喻」,可供台灣內部有宣稱"「中華民國」代表「一個中國」"的認同者注意: 台灣的安全和地位是一個關係到世界經濟和安全的「國際議題」;台灣被稱為「問題」,那是外部,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內的列強勢力的客觀認知。 台灣,必須主張自己的法權上和法益上的主體地位,在關於自己的敘事論述時,不宜跟進外部列強勢力的敘事語境所稱的「問題」。在認知上,若台灣是「問題」,就恐淪為被各方處理的對像。 在台灣內部,有一部份人,一再論述「一中各表」的敘事,並以此「符咒」嫁接虛構的「九二共識」符咒,再偷渡到被「一個中國」的黑洞吞噬。 「台海安全相關的問題不是中國的內政問題」,在此回到米國兩位前後任國務卿未言自明的隱喻,台灣當然也不是自稱代表「一個中國」的中華民國的內政問題。「一中各表」的誤謬和偽題的虛構敘述,可以休矣! 退一步而言,台灣內部那些割捨不掉「中國結」的勢力,既然自稱「中華民國」就是「一個中國」;那又何必莫名地去不知所云的「一中各表」?

哲學人生筆記 - 《「出航歸來」》


水軍過洋水,號稱「遠航」。聖國水軍久悶於「左營」,至盼向右轉,出航太平洋,突破「第一島鍊」。 

聖國位居「第一島鍊」之戰略要衝,向右航向太平洋,輕而易舉,何不出去試洋遠一點?何況,聖國庫存之番邦數,所剩無多,再不出去「串門子」?否則,只有「環島近航」,望洋興嘆,豈不可惜! 

非去不可?以「敦睦」之名,否則,已編列之年度理番預算,恐需敍明理由申請保留。可惜矣!放洋喝洋水,水軍方可自稱見識過大洋。尤其,水軍生徒尚年輕有活力,豈可自甘於聖國近岸看燈塔;對自家漁人 Say Hallo!豈不怪哉! 

聖國水軍之官、兵、生,乃生於斯土之子民,既能放洋,何不放洋?「敦睦番邦」,出去玩玩,也有預算可動支,不去白不去。奈何,出航快樂,回航出事。真是掃興,自討沒趣矣! 


一如聖國諸多「大頭症」之無良草民,正逢「抗疫戰爭」,前方吃緊,後方緊吃,不甘放棄出遊危險番邦;落得抗疫失防,載疫歸來,被發配去隔離。看來鴨子僅能在池塘稱王。 

聖國水軍「敦睦」出航,也是載疫歸來;聖國古人早有明訓,「共體時艱」,不宜只顧本位思考;自認萬無一失,凡事皆可防可控。牆國疫情出狀況,正是只重形式而自欺欺人之啟示錄。 

俺服聖國皇軍兵役時,深有領悟「形式主義」之虛假不實,只為不讓長官不開心,能順利通關出閘擁抱愛人,有關係,即沒關係。於是,一路往上騙到大帥:"大家錯就是對!"。前方風平浪靜,「料敵從寬」:乃至,"報告大帥!敵軍打旗語通告,本月休兵,眾將官兵卒等可放輕鬆出去玩玩!"。 

壯哉!水軍告別聖國的燈塔,快樂出航去番邦「敦睦」。回航有事,那是另一回鳥事。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園藝生活筆記 - 《「伊朗來的無花果乾!」》

法哲學筆記 -《"於法尚無不合"》

哲學人生筆記 -《「心情的哲學」》

世界小事筆記 - 《「折磨學」》

哲學人生筆記 -《人與鳥,牢籠的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