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文章

法哲學筆記 - 《「台灣議題」vs.「中國內政」》

圖片
米國前任的國務卿龐培歐先生,在任期之末,曾表示台灣不是中國的一部份;現任的米國國務卿布林肯先生近日也強調:「台海問題」不是中國的內政問題。 確實,這兩位米國前後任的首席外交官的敘事,是對當今自稱代表「中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說出了台灣早已獨立存在的事實,涉及台灣的安全與地位的議題,何來有中國所宣稱的"內政問題不容外國干涉"的謬稱和偽論? 但是,以上的涉及國際法認知的、台灣作為已獨立的國家法權條件已存在的敘事,仍有未言自明的「隱喻」,可供台灣內部有宣稱"「中華民國」代表「一個中國」"的認同者注意: 台灣的安全和地位是一個關係到世界經濟和安全的「國際議題」;台灣被稱為「問題」,那是外部,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內的列強勢力的客觀認知。 台灣,必須主張自己的法權上和法益上的主體地位,在關於自己的敘事論述時,不宜跟進外部列強勢力的敘事語境所稱的「問題」。在認知上,若台灣是「問題」,就恐淪為被各方處理的對像。 在台灣內部,有一部份人,一再論述「一中各表」的敘事,並以此「符咒」嫁接虛構的「九二共識」符咒,再偷渡到被「一個中國」的黑洞吞噬。 「台海安全相關的問題不是中國的內政問題」,在此回到米國兩位前後任國務卿未言自明的隱喻,台灣當然也不是自稱代表「一個中國」的中華民國的內政問題。「一中各表」的誤謬和偽題的虛構敘述,可以休矣! 退一步而言,台灣內部那些割捨不掉「中國結」的勢力,既然自稱「中華民國」就是「一個中國」;那又何必莫名地去不知所云的「一中各表」?

哲學人生筆記 - 《「小試手藝」》


“君子遠庖廚“,這是「孔聖人」的偏見;老先生也說:“吾不如老農“。怪矣!老先生只剩一隻嘴,不料理,也不事生產;又說自己:“述而不作”;只說而不寫作。更怪矣!竟然弟子記述夫子的言行而成「論語」;然後,「半部論語治天下」。另一半,「孔老師」白說矣! 

換言之,五體不勤,五穀不分是「主人病」的特徵;難怪,“道不行而欲乘桴浮於海“。難怪「高麗人」傳說,「孔老師」跨海流亡去Korea;「儒教」得以宏揚於「朝鮮半島」至今。 

以上所提及的食藝、農藝、文藝,在「孔老師」來說,有弟子代勞。「有酒食先生饌」,「有事弟子服其勞」;所以,「人之患在好為人師」。當老師,真好!桃子、李子都是「老子」的學生。「桃李滿天下」,不是嗎? 

當老師,「孔先師」說:“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嘗無誨焉!“。酒食、束脩,都是弟子表達心意的「敬師禮」;先生有教有拿,只要不是誤人子弟,大致上,收得心安。 

本年有防疫需求,學生所學到的「鳥學問」,大概没什麼「鳥不起」,六月的畢業季又到了,往年此時,流行「謝師宴」;許多大學搶開「EMBA學程」的企業中高階主管「在職專班」;似乎天下英才皆好學不已,望夫子指教如大旱望雨霓,全民好學不倦。 

如今,求學深造已經過時!愈讀愈笨,讀了一大堆企業競爭策略理論、「哈佛商業管理個案分析」,完全不敵瘟疫來襲時停工、停業、減薪,失業回家吃自己的困境。 

俺的學界友人,誤人子弟久矣!正逢防疫期間,師生必須遠距隔離,可以畢業喔?免謝矣!下學期不知是否還有弟子?也算是「受災户」。問俺,可否去申請紓困?建議夫子友人,讓「昏君小英」再想想!理論上,不好矣!夫子之道,「不食嗟來食」。 

人家在路口賣玉蘭花的阿桑,舉牌的阿伯,都說:“我OK!你先領!“。老師,你就高抬貴手,給分數手下留情,至少給人家及格!好啦!您一定OK的!積善之人慶有餘,不是嗎? 

本日清晨,俺小試手藝,拿出在Costco買到的「生葱餅」,加一粒雞蛋打散,再撒上香鬆,用日式火鍋煎出「蕃茄蛋花酪葱餅」。證明自己,園藝、廚藝、文藝和武藝兼備。雖然是書生草民,並非百無一用;至少能自得其樂。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園藝生活筆記 - 《「伊朗來的無花果乾!」》

法哲學筆記 -《"於法尚無不合"》

哲學人生筆記 -《「心情的哲學」》

世界小事筆記 - 《「折磨學」》

哲學人生筆記 -《人與鳥,牢籠的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