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時代,學生必須讀「外來黨國」的神學教本「三民主義」,也列為大學聯考的必考科目;至於國家考試的「高考」也有「國父思想」。
俺在「大學聯考」的「三民主義」得分九十六分;如果「孫文」本人來考,恐怕也考不到這個分數。上「成功嶺」受軍訓時,政戰的「輔導長」調查同學在大學聯考的「三民主義」考試成績,認為俺比他更適合當「輔導長」;他自認,愧為「總理信徒」;他自己也曾模擬測考當年的考題,只得到八十三分。
其實,「三民主義」是「孫文」東拉西扯的「政治宣教」。俺自學生時代常讀禁書和世界文學名著;在德國求學時期,哲學、文學、政治學、法學、神學、經濟學的經典和古典文本;以及文獻、論文更是學問所需的食材。有自己的看法、想法、說法和方法是學問的目的;「獨立的思想」和「自由的精神」是可欲的價值。
「業師」鼓勵俺,要自由而豐富地大量研讀,尤其思想本義所在的古典原本。漫長的求學歲月,俺大多沉浸在大學圖書舘、專業研究室和參加專業學科的討論課。現代的學問進程有規範要求,論文、專題報告的發表,都是必備的學問過程。
「三民主義」,作為「黨神學」的文本,在這個時代,自己的黨員恐怕「和尚唸經,不知所云」。俺在修道院時常聽德國神父唸經,私下透露,他們都是跟著節奏唱歌。一位來院作客的日本修女水野紀子教俺,學唱「日語演歌」,就學會唸經的訣竅。反正吟唱神學教本,就像鳥唱歌,自我崇聖而自覺偉大。從此,成了信徒,至於教義為啥?誰知道?「日語演歌」反而有多愁善感的意境,有趣多了!
在「孫文」的時代,據說他奔走「國民革命」凡四十年;宣教的政治綱領,有不少是見聞,未經社會科學的辯證過程。孫文說「民生主義就是共產主義」;難怪,他的黨全盤皆輸給共產黨。金門「大膽島」上僅存的「三民主義統一中國」標語,目前在台灣,恐怕類似「白頭宫女話當年」的自我安慰。孫文自己的黨員参選,還得靠中國餵養;他自己被奉為「國父」的「中華民國」已被大學列為「禁詞」,以免中國不開心。
天啊!「三民主義」還能辦啥麼鳥事?…,有矣!今年「總統大選」之後的「首投族」可以實踐「民權初步」,「初體驗」去投票決定是否罷免那位自誇願意為「中華民國的存亡而粉身碎骨」的「落跑市長」。俺至今仍無機會體驗「罷免權」,可惜矣!
________
相關文章:
- 2019年5月14日 -
詩人之國筆記 - 《「總統官邸,打狗」》
即將崛起,南國新城/
終於,脱老去窮/
據傳,「總統」將來此“辦公”!/
「首都」,新貌,「月亮」出來也!/
流浪狗,日夜出没!/
南京、北平,重慶、台北,「廢都」矣!/
「總統」,不在「舊都」/
不在「酒店」,就是‘’流亡‘’去矣!/
有‘’鳥事‘’,去「打狗」/
- 《「流亡政權首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