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文章

法哲學筆記 - 《「台灣議題」vs.「中國內政」》

圖片
米國前任的國務卿龐培歐先生,在任期之末,曾表示台灣不是中國的一部份;現任的米國國務卿布林肯先生近日也強調:「台海問題」不是中國的內政問題。 確實,這兩位米國前後任的首席外交官的敘事,是對當今自稱代表「中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說出了台灣早已獨立存在的事實,涉及台灣的安全與地位的議題,何來有中國所宣稱的"內政問題不容外國干涉"的謬稱和偽論? 但是,以上的涉及國際法認知的、台灣作為已獨立的國家法權條件已存在的敘事,仍有未言自明的「隱喻」,可供台灣內部有宣稱"「中華民國」代表「一個中國」"的認同者注意: 台灣的安全和地位是一個關係到世界經濟和安全的「國際議題」;台灣被稱為「問題」,那是外部,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內的列強勢力的客觀認知。 台灣,必須主張自己的法權上和法益上的主體地位,在關於自己的敘事論述時,不宜跟進外部列強勢力的敘事語境所稱的「問題」。在認知上,若台灣是「問題」,就恐淪為被各方處理的對像。 在台灣內部,有一部份人,一再論述「一中各表」的敘事,並以此「符咒」嫁接虛構的「九二共識」符咒,再偷渡到被「一個中國」的黑洞吞噬。 「台海安全相關的問題不是中國的內政問題」,在此回到米國兩位前後任國務卿未言自明的隱喻,台灣當然也不是自稱代表「一個中國」的中華民國的內政問題。「一中各表」的誤謬和偽題的虛構敘述,可以休矣! 退一步而言,台灣內部那些割捨不掉「中國結」的勢力,既然自稱「中華民國」就是「一個中國」;那又何必莫名地去不知所云的「一中各表」?

哲學人生筆記 -《「自卑的強權」》


曾經,俺看過德國的「公共電視台」轉播「東德國家」的國慶閱兵大典,看著雄壯威武的「東德人民軍」踢正步,雄糾糾地,好強大的樣子。其實,俺在大學研討課的研究報告中,已得知,「東德國家」的經濟體制正面臨嚴重的失衡危機。不久,「東德國家」崩潰了。 

當時,一同觀看電視的多位德國同學,陸續發出讚聲:“Wow!Super!“在播出「東德國歌」,悠揚悅耳的樂曲聲結束後,有人比較東西兩個德國的國歌那一首好聽?有人認為,還是東德的國歌較好聽。 

國民,如果認為自家的國歌不悅耳,比不上外國的國歌,算不算貶低本國國歌?或對自家的國歌不敬?有褻瀆或冒犯國家的尊嚴? 

俺曾在德國購得一張「世界各國國歌演奏大全」的CD音樂片,由捷克的一個管弦樂團演奏合成。大多數的國歌樂曲的長度不長。比較起來,教堂的宗教聖樂較有安撫和崇聖的心理療效;聽起來,也沒有壓迫感。 

國歌,大多如泣如訴,或者奮進昂揚,好像在泣訴,或鼓舞國民,國家的出生立國不易;或者,要人民奮勇殺敵,血染山河大地,緬懷犧牲的先烈;或者,歌頌國土山河多壯麗。 

俺的經驗,國歌是「政治國度」的誦經;聖樂是「宗教國度」的國歌。二者,都是神學語境的呈現。宗教在安撫包容不安的心靈;國家在獨尊排他的威權,壓抑個人的自由;個人只是國家的義務工具,至少有納稅和服役的義務。 

不好好唱國歌的草民,五音不全,唱得走音像哭調狗嚎,或者不立正站好,依照中國香港「立法會」所立的「國歌法」,可能那是要坐牢的!可憐的香港人,若沒學好「普通話」,敢用「粵語」唱中國國歌「義勇軍進行曲」,在北京「中南海」聽來,不只對「中國」大不敬,還涉熑鼓吹「一鴨兩吃」;除了被「黑警」抓起來,還可能像「維吾爾人」,被送去「集中營」學好「漢語正音」。 
___________ 

相關文章 :2017年10月10日 

哲學人生筆記-《「咨爾多士」》 

「文言文」被派上場;「外來黨國」的「國歌」,有「咨爾多士」的歌詞,在「黨國國慶」上被各路各懷心意的和尚‘’唸經“,哼哼啊啊…,如此這般焦慮地拖完。 

明白地說,草民、蕃民,老少都懂的「咨爾多士」,英文是“Hey, you guys!”;「白話文」應該是“嘿!你們這些傢伙!”;或“嗨!小子們!”;德文是“Ihr, Genossen”! 日文是“みなさん“。聽起來,日文的口氣,似乎比較中性溫和;日本人多禮,在此可見。 

不過,不論用「白話文」,或「蕃文」來理解,都不能否認,「貴國國父」說這句話的背景:「孫文」是在對他的「本黨的黨衛軍同志們!」(Parteigenossen)訓示,何謂「革命精神」? 

也就是,「吾黨所宗」的「主義」;「黨衛軍同志們」必須對思想產生信仰和行動的力量。問題所在,正是「思想」何來?來自「絕對主義」的思想是宗教,既然有信仰,就不容質疑;結果必然無法「與時俱進」而走向思想體系的幻滅。 

若思想來自「相對主義」,有優勢的特色,就是正反價值的辯證可以接近真理。終於,“真理使人自由“(“Die Wahrheit macht Euch frei”)。 

「咨爾多士」,被「老大」訓示,要依據「訓話者」自己的思想去革命;可想而知,這是「父權心態」,“你們這些小子們,要聽老子的話“;最後是人去話散;黨與國俱亡。 

思想,只有經過自己的好奇、懷疑和提問,再經過攻錯與辯證,成為自己所堅定信仰的價值。專制傳統深厚的土壤,「人們」未經「啟蒙」,必難以脱離「蒙昧」,而容易於陷在「奴性」的心態和語境。朋黨循私,豈有思想?「咨爾多士」,如鳥獸散去,各找出路,不意外! 

「愛國」成為宗教;國歌和國旗成為宗教儀式的法器;「人們」,「貴黨同志們」反而忘了思想的價值和意義,流於計較「法器」的形式。只注意「黨外」,有無開口唸「本黨的經」。 

既然「愛國」已經“宗教化“;「咨爾多士」,不妨謹記;佛教「大乘金剛經」的「偈示」:“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既然要信教,所信仰的對象是「教義」而不是「法器」和「符咒」。 

為求「貴國」正常,「愛國」非“唸經“不可!「經文」可否改為:“恭禧發財,祝你幸福,咨爾多士,長命百歲,唵嘛呢叭咪吽“?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園藝生活筆記 - 《「伊朗來的無花果乾!」》

法哲學筆記 -《"於法尚無不合"》

哲學人生筆記 -《「心情的哲學」》

世界小事筆記 - 《「折磨學」》

哲學人生筆記 -《人與鳥,牢籠的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