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文章

世界小事筆記 - 《「自我解構」》

圖片
「面向事實,呈現真相」,這是對現象檢定的目的。以上的啟示,來自聽多了也見夠了「話術」,經歷過事件過程,只要時間夠久,那套自欺欺人的「話術」會自我解構。 馬先生,曾經貴為八年的中華民國總統,卸任了仍享受台灣人民血汗的供養和禮遇。有政治倫理和誠信者,至少應該表現出以往自我標榜的「一路走來,始終如一」的溫、良、恭、儉、讓,以捍衛其黨長期向台灣人民宣示的反共和捍衛中華民國。 面對「共匪」,這個中國國民黨曾經強制台灣人民必須反對的叛亂組織,「小心匪諜就在你身邊」;而且,「反共必勝,復國必成」。如此的「反共國策」所加之於台灣人民的要求和犧牲,都是為了捍衛遷佔台灣的中華民國。 如果共匪滅中華民國和吞併台灣的帝國主義領土野心不死,馬前總統有何理由自我矮化,踐踏國格,無原則地「客隨主便」任由共匪羞辱,還必須表態非常滿意於被矮化和被羞辱,而且超乎預期?這已是精神病態的樂於受辱。 個人甘於自賤和被共匪作賤,台灣人對甘之如飴的馬先生可以不足為惜的!也可無視於這位馬先生的存在。反而,可以用台灣人的角度看到,外來黨國虛構的反共敘事,正由其造神的「黨國之子」在自我解構中。

哲學人生筆記 - 《「仍是月圓的選前夜」》


一年又七個月之前的「地方選舉」前夕,一輪皓月高掛夜空,雖然選戰引起的各方情緒亢奮不已;不過,在「月娘」默然見證下,高雄的選民似乎在‘「超前部署」;正在為自己的故鄉構築沙地上的城市,以供自己在一年七個月後的今日拆掉重建。 

在這段日子裡,高雄人自嘲也被嘲,更多的是懊悔莫及;淪為台灣的笑點話題。俺也是高雄人,户籍設在台北;也就可以「旁觀者」的立場,既同情也捉趣在高雄的親朋好友。更出言安慰:“胡思亂想,誤了自己,知錯能改,另立典範”,即可。 

六月六日,高雄為台灣的民主進程立下典範,歷經艱難和市政府行政不中立的抗拒和阻撓,仍以高票「罷免」一年七個月前的錯誤選擇,打掉重建市政府和市長。對國外彰顯台灣民主政治的進程;公職和權力,既可被授與,也可以在必要時被無情地收回。 

尤其,當香港人正在力爭普選自己的城市首長不可得,而羨慕台灣的民主政治進程和公民權時,高雄人珍惜完善民主制度的機會,以海嘯般的高票數實踐「罷免權」。 

對於台灣民主政治的歷史意義,這也是「超前部署」,以實踐「公民權」的程序為自己生長的城市,「罷免」無良又不適格的巿長和改造負責治理城市的政府。 

對政客無情是公民權進步的基礎。炎熱的夏夜,執行「罷免權」的前夕,俺走出書房,望向夜空,仍是一輪明月;但是,高雄不同了。 

________ 

相關文章:2018年11月24日 

人生故事筆記 - 《「俺也是高雄人」》 

「選前之夜」,競争各方的戰略高地争奪戰以高雄為先。對於高雄,俺有很深的感情和「絆」;出生於台北市; 但是老家在二二八之前,位在高雄的「六合夜市」附近。 

祖父創立的家業是營造業,日治時代,承包營建工程,也在今日的「愛河」附件,靠近「國賓飯店」的地區置產。 

父親在戰後餘生歸來,承接家業,却想要有更大的作為,於是帶著家母和俺的兄姐來到台北市,落脚在今日的金華街,靠近新生南路,也就是越過「瑠公圳」,就是現在的「大安森林公園」附近。 

家父發揚光大祖傳的家業,曾經南北奔波承包各地的營建工程,迄今有多處知名建築物是由俺家的營造業承建,包括蔣介石總統初到台灣的「士林官邸」早期房舍,以及「圓山飯店」早期的建築。 

俺是在台北市「金華街」的老家出生的;至今,童年的家景印象猶存,附近的瑠公圳、清真寺、市立女中、青田街、昭和市場、周祖庴;兄姐說,俺是台北人;他們的童年印象是港都高雄。 

看到「選前之夜」的南北大拚場,展現台灣人民實踐民主生活和價值,非常有活力和特色,既有激情也有自制,放眼世界上的民主國家的選舉,台灣的選舉風景正在向世界展示,偉大的台灣人國家是事實存在的。 

即使各方有不同的觀點或黄鐘毁棄,瓦斧雷嗚,虛無用心地唱衰台灣,以取媚中國。面對台灣的艱難,俺始終以德國哲人尼采的哲語堅定自己的信仰:“打不垮我者使我更强大”(Was mich nicht umbringt macht mich stärker.) 

從台北看高雄,俺心中已有定見,尼采的這句哲語同樣地適用。高雄的選情激烈,意義在於,高雄市民正在為故鄉的光榮和自尊,對虛無的法西斯勢力進行一場保衛戰。 

俺深知高雄人的‘’氣口‘’,雖然是第二故鄉,但是,借用「米國」已故前總統「甘廼迪」造訪「圍城柏林」時的鼓勵話:“Ich bin Berliner”(俺是柏林人)。 

觀戰高雄的「選前之夜」,俺聽到台灣的女兒,歌手「詹雅雯」呼唤市民鄉親,仰望故鄉美麗的星空月娘,深信老天會疼惜台灣人真誠實在的心願。 

當下的語境,正是尼采這句哲語的力量在鼓勵台灣人的浴火重生,那是光榮保衛戰的參與和承擔:深感驕傲:“俺也是高雄人”!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園藝生活筆記 - 《「伊朗來的無花果乾!」》

法哲學筆記 -《"於法尚無不合"》

哲學人生筆記 -《「心情的哲學」》

世界小事筆記 - 《「折磨學」》

哲學人生筆記 -《人與鳥,牢籠的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