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文章

世界小事筆記 - 《「民調疲乏」》

圖片
大選愈近,民調愈亂!原因不外乎,問到疲乏了,已沒有鳥意矣! 前天,俺下午收到兩通桌機電話民調;第一通電話是那位自稱將「見神殺神,見佛殺佛」的現任市議員,以語音發聲,毫無禮儀的強問受話者,是否支持同選區內的對手?沒禮貌的詢問,只能得到掛機。 不久,另一通是大學生受其老師接案而被委託的電話問卷民調,有關本次總統大選的支持對象。可憐的年輕人,台灣的政治民意市調已無新鮮感矣! 民調,原先被標榜是「科學」調查、分析趨勢的走向;但是,出於各主辦單位負責人的心術不正,操控焦慮、販賣對立、仇恨和恐懼的「神學」情境,已不值得呼應民調電話了。 以抽象、空洞的時事議題設計問卷,趁鮮誤導受訪者,只會讓人感受耳力疲乏又無趣。台灣的民調已媒體化,各有扈庸於立場鮮明的媒體,彷彿媒體的「政治保安部」,或政黨的「政治作戰黨衛軍」。 在此種民意疲乏的當下情境,竟然有些自認媒體人的要角,以為可以媒合參選人的有利組合,彷彿保險單的獲利保證。若以為,群衆願隨其擺弄,那豈不是羞辱人的奴性? 民調疲乏和無趣,詢問受衆「下架政敵」的意願?彷彿回到過去,被迫喊著「反攻大陸」的意願,愈喊下去愈無力,終於淪為神學笑話。

人生故事筆記 - 《1/4,「找回迷失的羊」- 逃亡紀實》


香港,已完全失去被承諾的自治地位,被中國強行以惡法併呑,這是本世紀繼俄羅斯併吞烏克蘭克里米亞半島後的另一場地緣政治上的「黑洞事件」。有許多香港人選擇出逃以避強權的恐怖統治,台灣是理想的「方舟」。俺,因此回想到曾發生在德國修道院的一件「史詩般」的「鳥事」,過程的緣起和結尾是這樣子的意外,俺列記成四幕,如下: 

一、遠離戰火 

在上世紀九十年代,東南歐「巴爾幹半島」上的「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解體,內部的六個「加盟共和國」和兩個「自治省」的多元民族爭相主張獨立,宣告自己為新的主權獨立的國家。 

於是,早已有歷史恩怨糾葛的不同宗教和民族相繼爆發內戰。當年,俺只是來自遥遠東方台灣,客居在德國天主教修道院的一名外國籍學生 ; 却在修道院裡結識和援助一對來自「克羅埃西亞共和國」的中年流亡夫妻。 

在故鄉,丈夫米契爾是機械工程師,妻子艾立克是大學的西班牙文講師,曾在學生時代兼任「時尚麻豆」。同為外來的「番客」,相遇是天意;修道院長,一位不茍言笑的資深德國修女,也是院內所有修女的「聖域」戒律督導。 

院長,請俺這位「俗界」異教徒的「番客」出手援助,在德國政府和教會的輔助措施之外,能為這對「俗界」的教友夫妻早日適應異國生活提供德語和英語的翻譯。以及,可以的話,介紹院規戒律和生活環境。 

首先,俺因此從米契爾夫妻那裡,和翻譯德語新聞的故鄉內戰慘況給他們知道,而理解有關「南斯拉夫內戰」,究竟為啥而打得死傷慘重? 

簡言之,不願被異族和異制統治。歐洲歷史上的異族入侵,必然發生種族清洗、淨化和宗教歧視的壓迫事件。 

米契爾夫妻是天主教徒,就是在克羅埃西亞東南部混雜「東正教」斯拉夫民族塞爾維亞人和伊斯蘭信仰的穆斯林的故鄉「札布尼克」,有愈來愈多的暴力事件被報導而不得不出逃流亡異國;經由天主教會的援救系統而來到俺客居的修道院暫居。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法哲學筆記 -《"於法尚無不合"》

園藝生活筆記 - 《「伊朗來的無花果乾!」》

園藝生活筆記 -《祝願飛向我家的白頭翁!》

世界小事筆記 - 《「折磨學」》

哲學人生筆記 -《極道の國家和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