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文章

法哲學筆記 - 《「台灣議題」vs.「中國內政」》

圖片
米國前任的國務卿龐培歐先生,在任期之末,曾表示台灣不是中國的一部份;現任的米國國務卿布林肯先生近日也強調:「台海問題」不是中國的內政問題。 確實,這兩位米國前後任的首席外交官的敘事,是對當今自稱代表「中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說出了台灣早已獨立存在的事實,涉及台灣的安全與地位的議題,何來有中國所宣稱的"內政問題不容外國干涉"的謬稱和偽論? 但是,以上的涉及國際法認知的、台灣作為已獨立的國家法權條件已存在的敘事,仍有未言自明的「隱喻」,可供台灣內部有宣稱"「中華民國」代表「一個中國」"的認同者注意: 台灣的安全和地位是一個關係到世界經濟和安全的「國際議題」;台灣被稱為「問題」,那是外部,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內的列強勢力的客觀認知。 台灣,必須主張自己的法權上和法益上的主體地位,在關於自己的敘事論述時,不宜跟進外部列強勢力的敘事語境所稱的「問題」。在認知上,若台灣是「問題」,就恐淪為被各方處理的對像。 在台灣內部,有一部份人,一再論述「一中各表」的敘事,並以此「符咒」嫁接虛構的「九二共識」符咒,再偷渡到被「一個中國」的黑洞吞噬。 「台海安全相關的問題不是中國的內政問題」,在此回到米國兩位前後任國務卿未言自明的隱喻,台灣當然也不是自稱代表「一個中國」的中華民國的內政問題。「一中各表」的誤謬和偽題的虛構敘述,可以休矣! 退一步而言,台灣內部那些割捨不掉「中國結」的勢力,既然自稱「中華民國」就是「一個中國」;那又何必莫名地去不知所云的「一中各表」?

哲學人生筆記 - 《「道緣」》

「灰頭土臉」,這個成語可以形容走在路上遇到「砂塵爆」使自己蒙塵而形象不堪。時下,中國國民黨曾想派人去中國,出席由中國共產黨主辦,有統戰性質的論壇,結果被主辦方先以風塵迎面,說成:“這人,來「求和」“,等於非禮相待「來者」。 

顯然,「這人」不是貴客,而是「上門行乞」。以「灰頭土臉」來形容出門在即却道緣蒙塵的中國國民黨,應該是寫實的和傳真的。 

每日清晨,俺會先撕去昨天的日曆頁,迎來新的一天。有時候,會順便,不是很在意,看一下當天的「黃曆」上的提示警句;於是,不免會多想一下,為何當天的時運是如此? 

那些農業生產和作息的提示,看似不適用於數位科技的現代社會,却累積了先民的生活經驗和警世的智慧。在同一個生活場域,為何有人出門大喜中獎。有人上班被長官惡言指責。或者,…先蒙塵而「灰頭土臉」,再去洗「三温暖」。總之,「道緣」是每天的必修課。 

中國國民黨常自誇是百年的「泱泱大黨」,黨產多不可勝數,人才濟濟。記得在中學生時代,軍訓教官有「特務」:拉學生入「貴黨」,動之以利誘,要學生入黨如同先買保險,以後吃不完帶著走。 

黨國一體,江山永固。教官的結尾口語是:”同學們要識相,知道誰在當家?早日入「本黨」有年資,讓國家成為我家!”。如今,看到「貴黨」蒙麈,甚至可以說,再次「蒙難」;俺走過「黨國戒嚴」的苦悶時代,想到「貴黨」由「反攻大陸,消滅萬惡共匪」,乃至於「漢賊不兩立」,却淪落至今,被共匪「中南海」的後宫嬪妃惡意羞辱為上門「求和」,真是「賠了夫人又折兵」,所為何來? 

中國國民黨避逃台灣,生存發展的歲月已七十餘年,早已超過在原生地中國的歲月,近年道缘不佳,出門未上路,即「灰頭土臉」,說八字或風水却太虛玄,俺以精神醫學的分析來看「貴黨」的淪落現象,在於「移民」變「遺民」的精神變異;「中國性」成為心中的糾結,至今「黨名」仍冠以「中國」,必然與生存發展的台灣場域不相容,名不正,言何以順? 

於是,被說「求和」即心虛而生氣,只敢要求那位「共匪紅妃」道歉。也因為「中國性」盤踞在遺民的「潜意識」中,面對以前的共匪坐大而言行舉止自肅,謹小慎微,不敢據理坦言,遑論和解溝通,唯恐惹惱共匪被斥駡。這是由以前反共的自大淪落成媚共的自卑。 

一切的卑躬屈膝,都在為以前的反共自慚而懺悔贖罪。人必自侮而後人侮之,「灰頭土臉三温暖」後,鏡子裡却看到「豬八戒」。俺曾遊古寺,佛門上有一「對偈」開示苦情眾生:“萬般苦業俱由念,萬千遭遇都是緣」,由此開示「放下即是」。 

米國能成為強大的國家,在於「移民」因偉大的「米國夢」而生活在「新大陸」,但是,都放下先民的故國情結,拒絕淪為「遺民」。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園藝生活筆記 - 《「伊朗來的無花果乾!」》

法哲學筆記 -《"於法尚無不合"》

哲學人生筆記 -《「心情的哲學」》

世界小事筆記 - 《「折磨學」》

哲學人生筆記 -《人與鳥,牢籠的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