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文章

法哲學筆記 - 《「台灣議題」vs.「中國內政」》

圖片
米國前任的國務卿龐培歐先生,在任期之末,曾表示台灣不是中國的一部份;現任的米國國務卿布林肯先生近日也強調:「台海問題」不是中國的內政問題。 確實,這兩位米國前後任的首席外交官的敘事,是對當今自稱代表「中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說出了台灣早已獨立存在的事實,涉及台灣的安全與地位的議題,何來有中國所宣稱的"內政問題不容外國干涉"的謬稱和偽論? 但是,以上的涉及國際法認知的、台灣作為已獨立的國家法權條件已存在的敘事,仍有未言自明的「隱喻」,可供台灣內部有宣稱"「中華民國」代表「一個中國」"的認同者注意: 台灣的安全和地位是一個關係到世界經濟和安全的「國際議題」;台灣被稱為「問題」,那是外部,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內的列強勢力的客觀認知。 台灣,必須主張自己的法權上和法益上的主體地位,在關於自己的敘事論述時,不宜跟進外部列強勢力的敘事語境所稱的「問題」。在認知上,若台灣是「問題」,就恐淪為被各方處理的對像。 在台灣內部,有一部份人,一再論述「一中各表」的敘事,並以此「符咒」嫁接虛構的「九二共識」符咒,再偷渡到被「一個中國」的黑洞吞噬。 「台海安全相關的問題不是中國的內政問題」,在此回到米國兩位前後任國務卿未言自明的隱喻,台灣當然也不是自稱代表「一個中國」的中華民國的內政問題。「一中各表」的誤謬和偽題的虛構敘述,可以休矣! 退一步而言,台灣內部那些割捨不掉「中國結」的勢力,既然自稱「中華民國」就是「一個中國」;那又何必莫名地去不知所云的「一中各表」?

園藝生活筆記 - 《「趕上畢業」》

五月,茉莉花、槴子花、玉蘭花在「立夏」前已漸綻放;每年的此時,香花來提示,各級學校的畢業季就將來到。氣温變熱,香花植物的香氣是夏季暖風中的流景;無花果樹豈不是拿不出香花和香氣?如何爭勝於季節?

無花果不是無花的果實,而是由不明顯的「隱頭花」向囊狀花托內發育而成的果子;我們吃的無花果,其實是吃它發育成熟後的花。同屬「桑科」的果樹,還有桑椹、愛玉…等,都有相似的結果過程,也都不是以花色招來注目;反而引起疑惑:"花在那兒?"。

有些神秘地,有時候,幾天未見,竟然在無花果樹的新枝「葉腋」冒出「花托」,無花果就由這裡發育。後面的果實管理和用心,決定了能否有幸吃到自己照顧的無花果?包括防鳥客來啄食。園子裡有幾棵無花果樹,從「立春」前開始掛果;我估計可以夏季採果。這一次,我決定好歹要吃到最先畢業的那一顆有「領先優勢」的無花果,才不辜負自己的養育之恩。

五月四日,「立夏」前的清晨,心裡已有「搶頭香」的準備,也是人生初次不夠風度地,與「鳥客」爭食。晨曦已至,伸手試摸果子的成熟度,底座早已開囗了。果然,自己可以畢業了,落入手中,好像棒球場上,在「全壘打」牆前的美技接殺沒收。

早餐,就感恩自己的用心了!吃到的,才是真的。切開後的無花果肉已醣化如蜜汁,配上台灣之光的「金鑽鳳梨」,特有台灣才有的幸福滋味。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園藝生活筆記 - 《「伊朗來的無花果乾!」》

法哲學筆記 -《"於法尚無不合"》

哲學人生筆記 -《「心情的哲學」》

哲學人生筆記 -《人與鳥,牢籠的想像》

世界小事筆記 - 《「折磨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