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文章

世界小事筆記 - 《「雞蛋與博愛座」》

圖片
看似不相關的兩件鳥事,在無奈的浮世,竟是有相關的想像。 雞蛋,個人少吃幾粒,應該不至於餓到,非必需食品也!多吃無益!何況,蛋白質的來源多樣化矣。然而,群聚犬吠的效應,會擴大成為經濟的供需失衡現象。 在自由的市場,「看不見的手」,價格,會發揮調節功能,使供需失衡回到均衡;除非市場已失靈,被獨佔或寡佔的勢力挾持操控。 台灣的公共交通載具上,普遍設有「博愛座」;表象上看似立意良善,本質上,却是製造「特權」,鼓動自認有特權者,聲索「獨佔」或「寡佔」,引起讓人嘆氣的「爭議」。出發於善意,却流於「特權」的惡劣。 「博愛座」的英文標示為「Priority Seat」,就是「優先座」;給予一些自認有需求者,自認可以優先「求讓」或「迫讓」,却不免流於情緒上、道德上的公然勒索。 「讓」或「分享」,之所以是珍貴的價值,是在於「主動」和「出讓」,而且「讓之以禮」,而不流於表現出丟棄式的「施捨」。被「禮讓」的一方,本來就應有認知,「受讓」、「承讓」是幸福或福氣而不是權利上的「求讓」。 回到「雞蛋」的:「蛋頭問題」!春、夏的供蛋不足的群吠現象,俺注意到,那是出在供需訊息不流暢和時差;若消費者稍降低需求強度,可免於被哄檯所害。有訊息和得蛋來源者,主動分讓、分享來源給鄰友圈,不需去群聚搶購,以共渡緊需時段。 看吧!本來可以正面調節的心理緊迫和解除惡意操作的「蛋頭問題」,現在又如何了?蛋的供應多出全台灣人口每日一蛋的兩天需求量,還迫使勇於任事和做到流汗被人嫌的「尋蛋者」,農業部長陳吉仲辭去官職。 至於,那位求讓「博愛座」未遂的「女作家」,簡直自取其辱有餘,其公審「拒讓者」的「勒索文」中挾帶著提醒台灣社會,她將有「新書」在法國出版,急於去面會法國的出版商,出版給法國人閲讀。其他不知情的無辜乘客應該讓出「博愛座」。罷矣!想出門就享有特權的心態在作崇!

世界小事筆記 -《「一個許多的動作」》

平常看電視新聞報導,如果以「静音模式」收看視訊,應該也能知其大半。以上,俺指涉的,是收看漢語新聞,有太多「一個」、「許多」的「動作」。台灣人的口語表述能力,師長没教好,隨便說說即可,以致名詞的複數不明不白;「一個許多」是台灣人的口頭語。

有記者在報導學校防疫的「一個許多的動作」,也提到小朋友們的「一個媽媽」和「許多爸爸」做了防護的「動作」?俺誤以為,台灣是「母系走婚」的社會。罷矣!「父不詳」是「一個許多的動作」下的歷史巧合。

學習歐語,若自始即學好記得名詞的複數型式,有助於日後表述情境的精確;英語中的複數名詞,在字尾加上「s」。德語名詞的複數型式較多樣,基本上有「不加字尾」和「變字尾」。

後者,有多樣的字尾附加字,例如加上e、er、en;甚至有些名詞,必須附加上「變音字」(Umlaut);例如只變音ö於原來的母音o字的der Vogel(鳥) => die Vögel;或者,變音字ü於母音u,又加上字尾e的der Gruß(問候) => die Grüße。遑論,還有冠詞需要變性,複數名詞的冠詞都變為陰性。

習慣成自然,使得複數名詞的型式內建在語言的表述能力上,這將是對習於「一個許多的動作」者的辛苦矯正。

隨著跨文化交流和廣告傳播,又多了「外來語」,也有其複數名詞。台灣人對德國汽車的評價普遍地有好感,廣告名詞「汽車」的das Auto;其複數名詞是冠詞變成陰性,名詞的字尾則加上s的die Autos。

敘說以上如此囉嗦的單數變複數的眉角,俺已經能體會和佩服台灣人在說話時單數複數合成一體的「一個許多的動作」,台灣人既務實變通又頗有語言的天份。只是……「精確」也者,各自想像。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法哲學筆記 -《"於法尚無不合"》

園藝生活筆記 - 《「伊朗來的無花果乾!」》

園藝生活筆記 -《祝願飛向我家的白頭翁!》

世界小事筆記 - 《「折磨學」》

哲學人生筆記 -《極道の國家和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