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文章

世界小事筆記 - 《「民調疲乏」》

圖片
大選愈近,民調愈亂!原因不外乎,問到疲乏了,已沒有鳥意矣! 前天,俺下午收到兩通桌機電話民調;第一通電話是那位自稱將「見神殺神,見佛殺佛」的現任市議員,以語音發聲,毫無禮儀的強問受話者,是否支持同選區內的對手?沒禮貌的詢問,只能得到掛機。 不久,另一通是大學生受其老師接案而被委託的電話問卷民調,有關本次總統大選的支持對象。可憐的年輕人,台灣的政治民意市調已無新鮮感矣! 民調,原先被標榜是「科學」調查、分析趨勢的走向;但是,出於各主辦單位負責人的心術不正,操控焦慮、販賣對立、仇恨和恐懼的「神學」情境,已不值得呼應民調電話了。 以抽象、空洞的時事議題設計問卷,趁鮮誤導受訪者,只會讓人感受耳力疲乏又無趣。台灣的民調已媒體化,各有扈庸於立場鮮明的媒體,彷彿媒體的「政治保安部」,或政黨的「政治作戰黨衛軍」。 在此種民意疲乏的當下情境,竟然有些自認媒體人的要角,以為可以媒合參選人的有利組合,彷彿保險單的獲利保證。若以為,群衆願隨其擺弄,那豈不是羞辱人的奴性? 民調疲乏和無趣,詢問受衆「下架政敵」的意願?彷彿回到過去,被迫喊著「反攻大陸」的意願,愈喊下去愈無力,終於淪為神學笑話。

世界小事筆記 -《「論文」》

在中學時期,作文課上,老師傳道「寫作」。話從「文體」說起,大致上,文章的體質可分為「論說文」、「抒情文」和「應用文」。當然,還有詩情畫意的詩、詞、歌、曲和鳥話、花姿;…。老師以為,學生尚不諳世俗鳥事,所以「點到為止」,就僅以前三者來授業。

後幾項文體是俺隨興自學有成;所以,無師也可自通,多拜師多無益,師門的神學教旨乃自限學生的思想奔放自由,每一代的師父留一手,以致師門終至無可傳之道而後失傳滅門。不然,就是師徒相傳,愈學愈笨,成為「同溫層自慢」的笑話。

當前的時代精神,黨同伐異的現象,都是出自「文人相輕」,自認本家學問蓋世;以致浮世雨滴有詩境,竟是各家老師在傳道,口水亂噴如飛瀑。

俺就以當前浮世的熱詞「論文」先解釋何以有「抄襲」和「代工」之現象。其實不怪!「古典經濟學」指出,‘’市場的供給會創造自己的需求‘’。後知後覺者的需求,有市場上提供的「抄襲」和「代工」可滿足,以節省一切自辦的成本。

論文的珍貴價值,始於業師和徒生的「師徒共業」;首先,在於題目和研究方向的原創;其次,寫作如興建大樓,結構必須穩重,材料用於支撑建構,補註如細項施工強化。前後相關的建構終能成就寫作者有所依據的論述,在論文答辯時應對有力。

附記:

大學時代,俺在台北市重慶南路和衡陽路口的「中華書局」的二樓,在經濟論文專書中發現一本博士論文的中文版,書名是「臺灣農工部門間之資本流通」(臺灣研究叢刋第一O六種,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翻開後有當時尚未從政的「李登輝先生」自己的序言。

作者自述,原文係向米國「康乃爾大學」提交的博士論文,並得到一九六九年全米國「農業經濟學」最佳博士論文獎。看到作者的自述和自信的推薦,俺付出新台幣二十元買回家研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法哲學筆記 -《"於法尚無不合"》

園藝生活筆記 - 《「伊朗來的無花果乾!」》

園藝生活筆記 -《祝願飛向我家的白頭翁!》

世界小事筆記 - 《「折磨學」》

哲學人生筆記 -《極道の國家和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