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文章

世界小事筆記 - 《「患」的解構》

圖片
欲參選台灣的總統,只要法定條件符合,就多多出來參選,讓民意市場去決定。 台灣的大選年將至,決定總統、副總統,以及國會席次分佈的「喜事」,已經逐漸吸引有志者表態。近期,俺注意到,在野勢力的支持群中浮現日益焦慮的內鬥和分裂,相關的派別支持者患得患失,就怕白忙而一場空。 問題,在於不能自主,妾心想讓主子心悅滿意,却多有波折;誰才能成為決戰的主將?如此一來,大軍未定奪主將,糧草何以籌備先行。 運籌帷幄的戰略思考,貴在主動和能動;就怕如前述的,證成客觀形勢的發展不隨主觀意願而轉移;只能落於被動。在野勢力的「患」,可從此一漢字「患」找到隱喻的困境;也就是「患」由「兩個中心」而成;既內憂於不團結,又外患於另有強權正在潛越自主性和主體性。 在野勢力,對於台灣而言,一直去不盡出自中國的「外來性」即使中國極權專政和惡名昭彰,依然一廂情願地自居「臣妾」,巴望中國皇帝投來關愛的眼神和恩賞之惠。 自己的黨名,依然去不掉「中國」之名,就無從敘盡對本土台灣的真心;這也是「兩個中心」:「中國心」多於「台灣心」而形成自己的「心頭之患」。 另一個患,在於臨老入花叢的資深老雞賊,有大富商人、也有老媒體人、也有老學痞,更有「假聖人」悲呼"台灣完蛋!"而冒出來想「玩蛋」。台灣人常說的「老症頭」,就是「舊患」隨著歲月走,陸續冒出來。 等著看唄!中國有疾,正動員台灣這裡的各路老雞賊出來喊痛,而讓台灣在野勢力難以除患。照常理,在野勢力欲挑戰在朝者,平常就閒閒沒鳥事,應已準備完善急於求戰。 如今,在野的主將難尋,而求戰者已有多人;竟然仍一將難求。關鍵在於,遙奉的中國主子另有他意;台灣的在野勢力頭人豈敢自主定奪主將?

哲學人生筆記 - 《「老人的戰爭」》

選戰期,有一種老鮭魚的「返鄉運動」;此乃是有些老人不切實際地期待重返權力之鄉。然而可惜,終究幻影而已!

台灣民主化之後,政治上的定期改選和世代交替是國家和社會的權力機制藉此新陳代謝,可以舊邦換新人新政,何況年輕的新邦。俺多年來注意到老人精神偏執現象:「非我不可症候群」;其中有精神病理可追索。

在路上,曾遇到故舊老輩,上前打招呼;却換來異常老人的嘆息抱怨;話語敘事中出現應該是「幻想」:子孫忤逆、不孝、覬覦財產。可憐的長者,見外人就投訴說些有的、沒的,各種自以為是的「後人的不是」。

有些異常老人會陷在自己以前做的啥麼都對,而現在別人怎麼看都不對,誇大自己的不滿感受。這般不能放下的不快樂的老年生活,實在可悲!

選戰期間,以往的政壇人名人也有想報復以前提拔過的政壇不肖後輩,或曾讓其慾求不滿的政黨,此時正是出場自曝背骨的發作期。

前總統、前副總統、前市長、前院長、前委員,...都是掛上資深的長老,自以為有殘餘影響力:點說著這裡不對,那裡不好,只有自己以前最好。天啊!老而戒之在得,「放不下」是精神上的老人偏執癡狂。

俄國的普丁、中國的習近平,乾脆坐上去不下來了;米國的川普、拜登,依然有捨我其誰的老當益壯「廉頗尚能吃飯」之志。

不過,老人有強烈的鬥志和使命感必然是歷史的不幸。當前浮世動盪不安,世界激動;可追索到的精神病理,俺的淺見是,「老人想打架,不打沒機會」!

不久前,有一則養老院內的鳥事,三位九十歲左右的老人,可能因為被纏言迫害的幻想症而互相開戰,打出一場彼此都傷得不輕的「三國大戰」。

政商名人有「毋忘在莒」的報復之志,總是幻想多於實踐;以前嚐過權力在手和被簇擁著的光圈生活,到了年老退休就渾身有內外不自在的焦慮,自以為影響力仍在,殊不知殘餘和殘值趨近於「清零」。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園藝生活筆記 - 《「伊朗來的無花果乾!」》

法哲學筆記 -《"於法尚無不合"》

哲學人生筆記 -《「心情的哲學」》

世界小事筆記 - 《「折磨學」》

哲學人生筆記 -《人與鳥,牢籠的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