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文章

世界小事筆記 - 《「民調疲乏」》

圖片
大選愈近,民調愈亂!原因不外乎,問到疲乏了,已沒有鳥意矣! 前天,俺下午收到兩通桌機電話民調;第一通電話是那位自稱將「見神殺神,見佛殺佛」的現任市議員,以語音發聲,毫無禮儀的強問受話者,是否支持同選區內的對手?沒禮貌的詢問,只能得到掛機。 不久,另一通是大學生受其老師接案而被委託的電話問卷民調,有關本次總統大選的支持對象。可憐的年輕人,台灣的政治民意市調已無新鮮感矣! 民調,原先被標榜是「科學」調查、分析趨勢的走向;但是,出於各主辦單位負責人的心術不正,操控焦慮、販賣對立、仇恨和恐懼的「神學」情境,已不值得呼應民調電話了。 以抽象、空洞的時事議題設計問卷,趁鮮誤導受訪者,只會讓人感受耳力疲乏又無趣。台灣的民調已媒體化,各有扈庸於立場鮮明的媒體,彷彿媒體的「政治保安部」,或政黨的「政治作戰黨衛軍」。 在此種民意疲乏的當下情境,竟然有些自認媒體人的要角,以為可以媒合參選人的有利組合,彷彿保險單的獲利保證。若以為,群衆願隨其擺弄,那豈不是羞辱人的奴性? 民調疲乏和無趣,詢問受衆「下架政敵」的意願?彷彿回到過去,被迫喊著「反攻大陸」的意願,愈喊下去愈無力,終於淪為神學笑話。

世界小事筆記- 《「長見識矣!」》

從台北市和新竹市的市長競逐中看台灣的「選賢舉能」,俺想到「孔老師」的提醒之言:"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除此「先師」之言,俺也想到「孔先師」另外的觀察:「管仲之器小哉!」,和「官事不攝」的敘實語。

先說,台北市的市長候選人辯論會上,「矽谷經驗」被其中一位當時有國會議員身份的候選人提出來;矽谷在米國加州,台灣的首都市民能想到啥麼正面的經驗和意義?空間上的遠隔和陌生,知者能有的印象,大致上就是「風險創投」的聚落區。

以「矽谷經驗」作為台北市發展方向的借鏡,是有些「隔空把脈」和自以為「新貴時尚」;尤其後者,這幾年的濫詞就是類似中國,動輒在語境的敘述中蹭上高級、新創、科技,就代表卓越的「新貴」;實則,被濫用於金融市場上的價格炒作。

「矽谷經驗」就代表進步嗎?非也!實則,正是想標榜「米國的,一定是優越的!」;這是刻板的成見和偏見。在大多數的不知者聽起來,「矽谷經驗」係「蝦米碗糕」?

再說,新竹市的候選人中有一位現任的國會議員,被檢舉以助理的名義聚斂公款的加班費;再使助理捐出以成立「公積金」被其支用於私人事務。顯然地,該國會議員已觸犯多項刑法上的公訴罪,檢察官已經在偵辦中。

前一位國會議員的問題,在於空想而且是不落地,以為台灣本土社會易於被以「矽谷」唬弄。另一位國會議員的問題,在於公款和私用交雜,又刻薄對待助理,陷其自己和助理於犯法的險境中。

孔老師自稱年少時貧賤,故「多能」且不棄「粗活」,自己屬於「能者」,增益了自己的涉世能力和人生經驗;浮世的人情義理應對自有分寸。

至於「官事不攝」,所指稱的對象與事情,是指當時的齊國宰相管仲,官場上擅聚斂於三處「藏金庫」;對於以公款支應屬下做事,則是一人一職不使屬下兼職。

公事上,管仲應該是不節儉的長官;但是,涉及減少自己私家利益的事都是度量小器,能斂就斂,自私自利。台灣人常見識到一些貪斂者「虧公家,餵自家」,像管仲之人一樣,其器小哉!

有趣啊!在民主選舉的檢驗中,自由民主真好!長見識和人生百態矣!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法哲學筆記 -《"於法尚無不合"》

園藝生活筆記 - 《「伊朗來的無花果乾!」》

園藝生活筆記 -《祝願飛向我家的白頭翁!》

世界小事筆記 - 《「折磨學」》

哲學人生筆記 -《極道の國家和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