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文章

世界小事筆記 - 《「雞蛋與博愛座」》

圖片
看似不相關的兩件鳥事,在無奈的浮世,竟是有相關的想像。 雞蛋,個人少吃幾粒,應該不至於餓到,非必需食品也!多吃無益!何況,蛋白質的來源多樣化矣。然而,群聚犬吠的效應,會擴大成為經濟的供需失衡現象。 在自由的市場,「看不見的手」,價格,會發揮調節功能,使供需失衡回到均衡;除非市場已失靈,被獨佔或寡佔的勢力挾持操控。 台灣的公共交通載具上,普遍設有「博愛座」;表象上看似立意良善,本質上,却是製造「特權」,鼓動自認有特權者,聲索「獨佔」或「寡佔」,引起讓人嘆氣的「爭議」。出發於善意,却流於「特權」的惡劣。 「博愛座」的英文標示為「Priority Seat」,就是「優先座」;給予一些自認有需求者,自認可以優先「求讓」或「迫讓」,却不免流於情緒上、道德上的公然勒索。 「讓」或「分享」,之所以是珍貴的價值,是在於「主動」和「出讓」,而且「讓之以禮」,而不流於表現出丟棄式的「施捨」。被「禮讓」的一方,本來就應有認知,「受讓」、「承讓」是幸福或福氣而不是權利上的「求讓」。 回到「雞蛋」的:「蛋頭問題」!春、夏的供蛋不足的群吠現象,俺注意到,那是出在供需訊息不流暢和時差;若消費者稍降低需求強度,可免於被哄檯所害。有訊息和得蛋來源者,主動分讓、分享來源給鄰友圈,不需去群聚搶購,以共渡緊需時段。 看吧!本來可以正面調節的心理緊迫和解除惡意操作的「蛋頭問題」,現在又如何了?蛋的供應多出全台灣人口每日一蛋的兩天需求量,還迫使勇於任事和做到流汗被人嫌的「尋蛋者」,農業部長陳吉仲辭去官職。 至於,那位求讓「博愛座」未遂的「女作家」,簡直自取其辱有餘,其公審「拒讓者」的「勒索文」中挾帶著提醒台灣社會,她將有「新書」在法國出版,急於去面會法國的出版商,出版給法國人閲讀。其他不知情的無辜乘客應該讓出「博愛座」。罷矣!想出門就享有特權的心態在作崇!

法哲學筆記 - 《「國民法庭」》

司法改革的一項新制「國民法官」,在本年正式實施。此制,既非「英米法系」的「陪審團制」,也非「大陸法系」的「法官依法制」。

看起來,比較像是有台灣特色的「孫文三民主義雜燴制」;就是說要「取各家之長,去各家之短」的「天下最好棒棒制」。

新制中,法官人數,將由舊制的三名職業法官,配上法院到草民堆中去「抽丁」六名「國民法官」,擴增至九名「混配法官」,一起上法庭讓各方冤家肅然起敬。

民主的一項特質,就是可塑性和創新性,凡事除魅,輕鬆有趣,不宜拿「祖制不可改」的神學教條自欺欺人,國民法官建制,何嘗不是「全民同樂制」?!

說到職業法律人,檢察官和法官,以往的專業傲慢和自以為正義,讓人民普遍不信任,得到「恐龍獎」,被迫開黑廂拉草民進去充數,以增民意和地氣。只是,如此一來又像「人民公審制」,很像有「中國社會主義特色」的「赤脚醫生」看門診,鉗工去拔牙。

曾有前文,俺的啟示錄:檢察官和法官終將相望而嘆,嗚呼哀哉:"早晚,咱們的法庭將由貓、狗和AI機器人負責正義的審判''。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法哲學筆記 -《"於法尚無不合"》

園藝生活筆記 - 《「伊朗來的無花果乾!」》

園藝生活筆記 -《祝願飛向我家的白頭翁!》

世界小事筆記 - 《「折磨學」》

哲學人生筆記 -《極道の國家和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