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文章

世界小事筆記 - 《「民調疲乏」》

圖片
大選愈近,民調愈亂!原因不外乎,問到疲乏了,已沒有鳥意矣! 前天,俺下午收到兩通桌機電話民調;第一通電話是那位自稱將「見神殺神,見佛殺佛」的現任市議員,以語音發聲,毫無禮儀的強問受話者,是否支持同選區內的對手?沒禮貌的詢問,只能得到掛機。 不久,另一通是大學生受其老師接案而被委託的電話問卷民調,有關本次總統大選的支持對象。可憐的年輕人,台灣的政治民意市調已無新鮮感矣! 民調,原先被標榜是「科學」調查、分析趨勢的走向;但是,出於各主辦單位負責人的心術不正,操控焦慮、販賣對立、仇恨和恐懼的「神學」情境,已不值得呼應民調電話了。 以抽象、空洞的時事議題設計問卷,趁鮮誤導受訪者,只會讓人感受耳力疲乏又無趣。台灣的民調已媒體化,各有扈庸於立場鮮明的媒體,彷彿媒體的「政治保安部」,或政黨的「政治作戰黨衛軍」。 在此種民意疲乏的當下情境,竟然有些自認媒體人的要角,以為可以媒合參選人的有利組合,彷彿保險單的獲利保證。若以為,群衆願隨其擺弄,那豈不是羞辱人的奴性? 民調疲乏和無趣,詢問受衆「下架政敵」的意願?彷彿回到過去,被迫喊著「反攻大陸」的意願,愈喊下去愈無力,終於淪為神學笑話。

哲學人生筆記 - 《「小器財神」》

時下流行的熱詞「宅配」,究其文化起源:在西方可以歸之於「聖誕老人」;入冬後自北域雪境出發赴各宅配戶,在聖夜降臨,將禮物暗中放到那些「白名單」上"聽父母話"的小孩子床邊。在漢語文化中,宅配的金主可以歸之於「財神」,突然給人送財入戶。

以上的敘事,乃是有感於禮金來自何處?以現代的「貨幣銀行學」理論解析:真正的金主,在米國,應該是「聯準會」(FED),其理事主席的發言風向,影響全世界各市場經濟國家的「中央銀行」,以貨幣政策的寬鬆因應,也就是,為市場創造信用或收緊信用,波及國計民生的通貨數量和物價。


經濟的功能分類,在於生產、消費與分配三大端;開放型經濟又多了出口和進口。其中,分配者,可以是任何一位支配者,包括俺自己,或企業主、老闆,分配年終獎金,或企業的股東大會,決定股利的分配。

然而,普遍地,分配的最大咖角色被政府佔據,而且,有法可據:徵收稅金、規費、罰款等,再用於各項政府支出。嚴格而論,政府職能不在生產,而在消費,例如「政府採購」、僱用。其所需的資金,皆來自人民付出血汗的民脂民膏。

俺對政府無讚也無反,就事實之本質論事。國民所得GDP的計算公式如下:Y=C+I+G+X-M;其中,政府G是「過路財神」,政府的收支盡是取之於人民,用之於人民;收支用度應照法定預算案執行,不可多也不可少。

時下,當坊間傳出政府國庫中有巨額超收稅額剩餘,以俺的預算和成本管理的專業學能認知:政府的超收或透支都是值得檢討的政府績效。

政府常以家計戶的主婦自喻:巧婦難為,受困於透支固然苦矣!但是,有失算的盈餘,難免引來辛苦賺錢納稅的各方苦民側目:"私房錢不成!吐出來!"

當下,俄國普丁出兵,強佔烏克蘭的領土,咬到的吞不下矣!敗象已現,最怕聽到各方逼其:"吐出來!''。浮世寓言的巧妙在此,想當「聖誕老嬤嬤」的小英總統,苦陷精打細算支用的困境中。

其實,普丁總統陷於擴張戰略失算的進退兩難中,同樣地,也值得中國皇帝習近平和台灣總統小英借鑑:民之所欲住在心中。

台灣人民苦了三年,共渡疫災苦厄,值得回收超額繳納的税賦。俺的政治哲學信條之一有:減輕傜役,以民為主,限制權力,交給市場。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法哲學筆記 -《"於法尚無不合"》

園藝生活筆記 - 《「伊朗來的無花果乾!」》

園藝生活筆記 -《祝願飛向我家的白頭翁!》

世界小事筆記 - 《「折磨學」》

哲學人生筆記 -《極道の國家和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