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文章

世界小事筆記 - 《「民調疲乏」》

圖片
大選愈近,民調愈亂!原因不外乎,問到疲乏了,已沒有鳥意矣! 前天,俺下午收到兩通桌機電話民調;第一通電話是那位自稱將「見神殺神,見佛殺佛」的現任市議員,以語音發聲,毫無禮儀的強問受話者,是否支持同選區內的對手?沒禮貌的詢問,只能得到掛機。 不久,另一通是大學生受其老師接案而被委託的電話問卷民調,有關本次總統大選的支持對象。可憐的年輕人,台灣的政治民意市調已無新鮮感矣! 民調,原先被標榜是「科學」調查、分析趨勢的走向;但是,出於各主辦單位負責人的心術不正,操控焦慮、販賣對立、仇恨和恐懼的「神學」情境,已不值得呼應民調電話了。 以抽象、空洞的時事議題設計問卷,趁鮮誤導受訪者,只會讓人感受耳力疲乏又無趣。台灣的民調已媒體化,各有扈庸於立場鮮明的媒體,彷彿媒體的「政治保安部」,或政黨的「政治作戰黨衛軍」。 在此種民意疲乏的當下情境,竟然有些自認媒體人的要角,以為可以媒合參選人的有利組合,彷彿保險單的獲利保證。若以為,群衆願隨其擺弄,那豈不是羞辱人的奴性? 民調疲乏和無趣,詢問受衆「下架政敵」的意願?彷彿回到過去,被迫喊著「反攻大陸」的意願,愈喊下去愈無力,終於淪為神學笑話。

哲學人生筆記 -《「面對事實」》

選舉,是「選賢舉能」的民主政治哲學實踐的簡稱;但是,滲入「市場行銷學」的詐術話語和手段後,包裝、偽善以製造形象的迷障,欺騙市場公眾。

現實的實踐中,明知假貨,仍要擇取;那是「擇惡固執」的精神變態;若是擇取仿冒的膺品,却自欺於「始終如一」,只能說:被騙千萬次依然無怨無悔,那就不僅是No Eyes,而是自己異化成為「騙奴」。

詐騙的手段之一,是使用空洞的話術,每日如唸經,早晚不休而難以自拔。有些詐騙案的被騙者,在陷入迷障已深時,仍拒絕警察的提醒其中有詐,還生氣怪咎幫忙者多事。

浮世多愚癡,主要是語言的迷障功力太強大矣!自贖自救之道,在於修習現象學,破解表象的迷障,直探事件的本質。現象學的任務,在於面對事實;偏偏人性中有逃避事實的自欺,不願面對事實和接受事實。

台灣的政治有地域偏見;預設直探總統大位的暖身牛棚是台北市和新北市的市長職位,偏見式地,以北台灣的都會視角看台灣。這兩個都市的市長,也就「大頭症」地預設權力意志,自認是「準總統人選」,而不問自己的資質和宏觀視野有多麼短拙。

過去幾年,尤其在抗疫的難苦時期,作為區域的抗疫指揮官,未全力地配合舉國一致抗疫的步驟;主要在於想藉機累積下屆總統參選的個人政治資本。

僅憑此短視自利的扯後惡行,如何能取得以宏觀全國大局為視角的可信任度?如今,這兩位志在逐大位的參選人,其支持度都因為資質、言行的自曝其短而淪為草包。

現象學檢定的第一條規則:「面對事實」,以建立信任度;不幸地,支持度落後者,甚至崩解,是反映現象學的第二條規則「無信不立」。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法哲學筆記 -《"於法尚無不合"》

園藝生活筆記 - 《「伊朗來的無花果乾!」》

園藝生活筆記 -《祝願飛向我家的白頭翁!》

世界小事筆記 - 《「折磨學」》

哲學人生筆記 -《極道の國家和女人》